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儒學的起源

儒學的起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0:17:57

儒學的起源?唐曉敏儒家思想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孔子是儒家思想理論的創立者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他是貴族的後代,本人又是一個平民這都對孔子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有着或現或隐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儒學的起源?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儒學的起源(儒學的核心概念)1

儒學的起源

唐曉敏

儒家思想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孔子是儒家思想理論的創立者。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他是貴族的後代,本人又是一個平民。這都對孔子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有着或現或隐的影響。

孔子繼承了周代貴族精神。周代是一個禮治社會,有着禮樂教育的深厚傳統。《左傳》說:“禮,經國家、定社稷、利後嗣者也。”禮包含了人類政治、宗教、社會生活個方面的規範。錢穆先生在《論春秋時代人之道德精神》一文中指出“春秋時代,中國社會上之道德觀念與夫道德精神,已極普遍存在,并極洋溢活躍,有其生命充沛之顯現。孔子正誕生于此種極富道德精神之社會中”孔子是特别重視“禮樂”的。“禮”是本質是對他人的一種“敬”的态度。當代學者彭林講:“禮的核心思想的敬,對人、對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需要有一種恭敬心,這是立身的根基。《孝經》所說:“禮者,敬而已矣。”意思是說,所謂“禮”,不過是一個“敬”字罷了。《禮記》開篇的“毋不敬”,唐代著名學者孔穎達解釋說:“行五禮,皆需敬也。”古人将所有的禮儀歸結為吉、兇、賓、軍、嘉五類,習稱“五禮”,孔穎達說,行五禮,必須懷有敬意。朱熹認為,“毋不敬”三字可以看作是全篇的總綱。(彭林:《家教與門風》,第15頁,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這是春秋貴族精神品格的重要表現。孔子正是繼承了周代的“禮”的精神。

在周代社會,“禮”與“樂”不能分開。在周代社會,“樂”包含的内容很廣,音樂、舞蹈、詩歌都屬于“樂”。孔子特别重視“樂”在優美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孔子談到優美人格形成的過程是“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樂”是人格的完成。

孔子既重視“禮”,又重視“仁”,在仁與禮之間,孔子更重視的是“仁”。“禮”的思想是孔子對春秋貴族社會思想的繼承,而“仁”則反映着春秋末期社會的變化,體現着古代的人本主義精神,這是孔子思想的本質。據楊伯峻先生的研究,春秋時期較少言“仁”。《左傳》言“禮”達462次,言“仁”僅為33次,但在《論語》中言“禮”為75次,言“仁”則多達109次。由此看來, 孔子批判地繼承春秋時代的思潮,不以禮為核心,而以仁為核心,而且以為沒有仁,也就談不上禮,所以說:“人而不仁,如禮何?” 孔子思想以“仁”為核心, 孟子正是發揮了孔子“仁”的思想,因此孟子與孔子最為接近。《孟子》一書言“禮”64次,言“仁”多達157次 。可以說,“仁”是孔子與孟子思想的共同核心。後代的儒者都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的思想。唐代的韓愈在其力作《原道》開頭就說:“博愛之謂仁”。宋代張載在《西銘》中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提出了“民胞物與”的命題。這個命題的精神實質是泛愛一切人和物,所有的人多是自己的同胞,大自然的一切生靈都是自己的朋友。明代王陽明也認為,人與萬物為一體,因此人對萬物都有情感。“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為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是故見孺子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心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見瓦石之摧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與瓦石而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王陽明:《大學問》)

儒家的仁愛思想,不僅被後代儒學思想家所繼承,同時也影響到了文學藝術家。在這方面,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杜甫是用關愛之情對待他人乃至大自然的一切生靈的。杜甫認為大自然養育了人類萬物,對此他滿懷感激,在《北征》詩中寫道:"山果多瑣細,羅生雜橡栗。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大自然仿佛是萬物的父母,不擇好醜,一律加以護持。美麗的河山也是向人類敞開胸懷的:“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後遊》)。同樣,人類、特别是聖賢應與天地同心。在《過津口》一詩中說:“白魚困密網,黃鳥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自己也是這樣作人的:“棗熟從人打,葵荒欲自鋤。盤餐老夫食,分減及溪魚。”(《秋野五首》)大自然贈與我們的東西,本應與萬物分享。詩人認為應該這樣理解自然,所以他寫道:“易識浮生理,難教一物違。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秋野五首》)。杜甫體會到人應該與萬物同體同在:“物情無巨細,自适固其常”(《夏夜歎》),萬物都有生存的權利。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對于動植萬類、特别是對其中不能抵禦弱肉強食的弱小者,杜甫是充滿同情的。這在《觀打魚歌》和《又觀打魚》有充分的描寫:“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大魚傷損皆垂頭,屈強泥沙有時立。”詩人對食魚者說:“鲂魚肥美知第一,既飽歡娛亦蕭瑟。君不見朝來割素鳍,咫尺波濤永相失!”你剛剛吃下去的魚,如果不被捕獲,也許正相忘于江湖呢!

唐代另一位重要的文學家韓愈,也是這樣。想到韓愈,我們心中浮現的,大概一個嚴肅的學者、官員的形象。甚至有點“道貌岸然”。但實際上,韓愈感情很豐富。他很有同情心,對民衆的苦難非常關切。唐德宗貞元十九年,韓愈已36歲,好不容易做了朝官,與柳宗元、劉禹錫等同為監察禦史,這個官剛剛當了兩個月,就因上《禦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而被貶到廣東的陽山。而他之所以上書朝廷,首先就源于對民衆苦難的深切同情。關于當時的情形,他在詩歌中寫道:“有司恤經費,未免煩征求。富者既雲急,貧者固已流。傳聞闾裡間,赤子棄渠溝。持男易鬥粟,掉臂莫肯酬。我時出衢路,餓者何其稠。親逢道邊死,伫立久咿嚘。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鈎。”(《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阙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鈎”,民衆的痛苦,在韓愈那裡感受到的,幾乎是自己的肉體的痛苦。

韓愈有一篇散文叫《畫記》,曆來受到很高的評價。但研究者似乎很少注意到,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源于同情心。韓愈同情文中那個失去這張名畫的人,因慷慨地将畫還給失主。故寫這篇《畫記》作為對畫的紀念:“貞元甲戌年,餘在京師,甚無事,同居有獨孤生申叔者,始得此畫,而與餘彈棋,餘幸勝而獲焉。意甚惜之,以為非一工人之所能運思,蓋集衆工人之所長耳,雖百金不願易也。明年出京師,至河陽,與二三客論畫品格,因出而觀之。座有趙侍禦者,君子人也,見之威然,若有感然。少而進曰:“噫!餘之手摸也,亡之且二十年矣。餘少時,常有志乎茲事,得國本,絕人事而摸得之,遊閩中而喪焉。居閑處獨,時往來餘懷也,以其始為之勞而夙好之笃也。今雖遇之,力不能為已,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餘既甚愛之,又感趙君之事,因以贈之,而記其人物之形狀與數,而時觀之,以自釋焉。”

韓愈不僅僅是對民衆有這樣的關愛之情,他對動物也懷有同情心。他有一首詩《病鸱》,寫自己救助一隻鳥的過程:“屋東惡水溝,有鸱堕鳴悲。青泥掩兩翅,拍拍不得離。君童叫相召,瓦礫争先之。計校生平事,殺卻理亦宜。奪攘不愧恥,飽滿盤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風恣追随。遂淩鸾鳳群,肯顧鴻鹄卑。今者命運窮,遭逢巧丸兒。中汝要害處,汝能不得施。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朝餐辍魚肉,暝宿防狐狸。自知無以緻,蒙德久猶疑。飽入深竹叢,饑來傍階基。亮無責報心,固以聽所為。昨日有氣力,飛跳弄藩籬。今晨忽徑去,曾不報我知。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窺。京城事彈射,豎子不易欺。勿諱泥坑辱,泥坑乃良規。” 韓愈的這種仁愛之心,甚至還表現在對待無生命的器物上。他的好友李觀,使用一塊硯台多年,後來這硯台被書童不小心摔壞,李觀使用它多年,對硯台有了感情,沒有随意把硯台丢掉,而是帶回京師,埋了起來。韓愈為此專寫了《瘗硯銘》:“隴西李觀元賓,始從進士貢在京師,或贻之硯。既四年,悲歡窮泰,未嘗廢其用。凡與之試藝春官,實二年登上第。行于褒谷,役者劉允誤墜之地,毀焉。乃匣歸埋于京師裡中。昌黎韓愈,其友人也。贊且識雲:土乎成質,陶乎成器。複其質,非生死類。全斯用,毀不忍棄。埋而識,之仁之義。硯乎硯乎,與瓦礫異。(《瘗硯銘》)

儒家思想中,“忠孝”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忠”,《說文解字》講:“忠,敬也,盡心曰忠"。人要做到竭誠盡責就是忠的表現。在政治方面,在君臣關系上,臣對君竭誠盡責,這也是“忠”的表現。在這方面,孔子主張臣忠于君,但這種“忠”又是有條件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即臣忠于君需要以君王對自己以禮相待這一條件。後來孟子說得更為直接。孟子講:“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雠。”(《孟子•離婁章句下》)

儒家的忠,其實更是要求臣從國家、百姓的利益着想,而并非為君王的私利着想。故後代儒者有“大忠”的說法。宋代,寇準為了國家利益,幾乎是強迫宋真宗親赴前線。對此,範仲淹評價說:“寇萊公當國,真宗有澶淵之幸,而能左右天子,如山不動,卻戎狄,保宗社,天下謂之大忠。”(《範文正公集》卷五《楊文公寫真贊》)在範仲淹看來,天下謂寇準大忠,正在于他“能左右天子”。以能夠左右天子為大忠。

孝的觀念,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觀念。“孝,如這個漢字所顯示的,意味着子代對于老去的親代的照顧、尊重、懷念和繼承。”孝道具有内外兩重的意義。“對内是借以啟發仁心的自覺,對外是借以象征對整個人類社會以及曆史文化的關顧。在孔子心中,一個理想的人格是應朝着這内聖外王兩面都充分推擴的,而其培養訓練的始端便是孝道。”“吾人一切所作所為,都願對往古來近今的祖宗(以至于天)與子孫負責,以護持此即繼世不絕的大生命的心情,便叫作孝。”(曾昭旭:“孝道觀念的發展”,見黃俊傑主編:《中國人的宇宙觀》,第143頁,黃山書社2012年)這就是說,孝,不但是對父母的尊敬照顧與順從,同時,孝之中包含對人類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中有小生命,有大生命。孝是培養人的大生命的意識的。即讓人認識到自己前有無數代的祖先,後有無數代的子孫。自己在人世要對得住祖先,也對得住子孫。“事親的意思,即在使吾人有限的現實人生,得以與無窮的宇宙生命、曆史生命具體銜接。……孝道,便将這等差之愛的始點定在父母身上,一面以事親的孝行作為象征此深情大願的具體實現,一面則以父母為自天以下,包含一切人類的永恒生命的代表。”儒家認為,孝是仁的根本。《論語》講:“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儒家經典《禮記•中庸》講:“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孟子講:“親親,仁也”(《孟子•盡心上》)為什麼說孝是仁的根本,對此,王陽明做過很好的解釋,《傳習錄》中對此講到:有學生問:“程子雲:‘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何墨氏兼愛,反不得謂之仁”?對此,王陽明這樣回答:“此亦甚難言。須是諸君自體認出來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隻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後漸漸至于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有漸,所以便有個發端處。惟其有個發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後發幹。發幹然後生枝生葉。然後是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幹有枝葉?能抽芽,必是下面有個根在。有根方生。無根便死。無根何從抽芽?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幹生枝生葉。墨氏兼愛無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便自沒了發端處。不抽芽,便知得他無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謂之仁?孝弟為仁之本。卻是仁理從裡面發生出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