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11:07:03

導讀: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目前首都為雅加達。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别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由于首都雅加達所在爪哇島島嶼面積較小,且印尼人口較多,在建國初期印尼總統蘇加諾就已經提出遷都,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真正施行。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1

印度尼西亞

遷都的原因和遷都到哪裡?

最近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再提遷都事宜,佐科認為,雅加達作為國家政治、商業、金融、貿易與服務中心以及印尼最大空港與海港,負擔過于沉重,且雅加達城市常住人口1000多萬,加上附近衛星城,總計達3000多萬人,人口密度特别大,交通擁堵,飲用水供給困難,加之環境污染。因此佐科強調“不能再增加爪哇島的負擔了”。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2

婆羅洲島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3

三國共有局面

新首都将選在婆羅洲島(也稱為加裡曼丹島),此舉是為了促進國家平等發展,減輕雅加達負擔。婆羅洲島是世界第三大島,地廣人稀,可改造港口較多,目前該島嶼共同屬于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那麼曆史上婆羅洲島與中國有什麼曆史淵源呢?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4

婆羅州風光

婆羅洲島與中國有什麼曆史淵源

華人與婆羅洲的接觸較早。大約在公元414年(晉安帝隆安十四年),中國僧侶法顯由印度求得佛法,回歸中國途中經過南洋,曾有一提及耶婆提,根據史家的意見,認為此地是現今的加裡曼丹島。中國和加裡曼丹島最早的通航紀錄是出現在《梁書》裡,公元520年(梁武帝普通元年),在中國古籍中,當時被稱為渤泥、婆利、或婆羅,後來演變成婆羅乃,也就是現在通用的文萊一名。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5

文萊風光

在梁、隋、唐三朝裡,婆利都有遣送信使向中國朝貢方物,直至宋代這種接觸繼續保持,到了明朝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官方航海便在此時開始,最著名的要算是鄭和的七下西洋,據記載曾兩次經過“渤泥”。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6

鄭和下西洋

14、15世紀時華人曾在沙巴的今那巴打岸河居住,有一明朝使者王森屏傳說還做過沿岸地區的統治者-拉者,當時約公元1375年(明洪武8年)。

18世紀末業,華人活動逐漸轉移到婆羅洲的西部,主要集中在一些金礦開采地區,如坤甸和三發,大約在公元1772年(清朝乾隆37年),有近百名客家人抵達坤甸,可說是開發此地的先軀者。估計在公元1820年(清道光元年),大約有3.6萬名華人居住在此礦區内,此後至公元1823年(清道光四年)已達15萬人之多。在荷蘭殖民勢力進入南婆羅洲之後,他們開始忌妒華人在金礦區的利益,并使用權力限制華族移民和貿易,爾後逐漸減少,不少礦工也被迫遷徙至砂拉越(砂拉越州位于婆羅洲北部)。

蘭芳共和國入藩被拒

蘭芳共和國,是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但該國最初在加裡曼丹島上并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1770年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裡曼丹西部)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将“公司”改為“共和國”,成為“蘭芳共和國”。蘭芳大統制建立時,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第二任總長是羅芳伯,蘭芳大統制名稱取之于此。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7

羅伯芳

一心要稱藩清朝,剛剛建國,羅芳伯就派人回清朝觐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但清廷以海盜匪巢視之,并未接受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8

蘭芳共和國地理位置

因此,羅芳伯郁郁而終,臨終前他還交代國民,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不得不說當時清朝政府沒有接受蘭芳共和國的藩屬申請,實在是可惜。

印尼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印尼2.6億人的新首都)9

蘭芳共和國曆任總長

如今的婆羅洲島,馬來語是政府的官方語言。英語和漢語也被廣泛使用。在沙巴,華人以及當地人從小學開始都可以學習到華文,因此中文教育很普及。許多華人生活在城市地區, 客家話和福建方言是主要方言。年輕一代的華人都能以華語(普通話)交談。通常華人遊客在市區内不會遇到語言障礙。許多設施、景點、大型商場和餐館等都有中文指示。但大部分本地華人隻知道地點的英文名字。如果您想問路, 将需要說出目的地的英文名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