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炎帝陵
山西省東南部是華夏農耕文明的最早孕育地,這裡有神農炎帝初創農耕時代的諸多遺址遺迹,有目前發現最早的上古炎帝陵,素有“炎帝故裡”之稱。炎帝陵位于高平東北17公裡處的莊裡村,有目前發現最早的炎帝陵石碑,該碑刻于“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孟夏吉旦”,炎帝陵當地俗稱“皇墳”,傳說炎帝在教人播種的閑暇經常采藥于附近山嶺,不料誤食了一種有毒的“百足蟲”,急忙策馬回羊頭山解毒治療,途中毒發身亡,炎帝死後就近下葬于此,從此此地就被稱作“裝殓”,意思是說始祖炎帝在此裝殓安葬。“裝殓”諧音“莊裡”,後來這裡漸漸演變為莊裡村。炎帝陵依中軸線由南向北順勢而上,依次是山門、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四進三重院落;中軸線兩側分别布置了鐘鼓亭、聚賢堂、關聖殿、頌德堂、醫藥堂、根源堂、溯源堂、百草殿、五谷殿、農耕堂、碑亭、碑廊等,整個建築群顯得氣勢磅礴、莊嚴肅穆,成為海峽兩岸乃至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精神家園。
現在,投資2.3億元的高平炎帝陵修複保護工程已經全部完工,每天向公衆免費開放,進行祭祀和文化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