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譯文:可以語言交流的道,非真正意義上的道;可以明确定義的名,非真正意義上的名。天地在開始時并無名稱,名隻是為了萬物的歸屬。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範圍。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一個地方但概念卻不相同,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關竅。它是打開一切奧妙的不二法門。
老子圖
這一章,開宗明義,闡述了人們認識宇宙的一般規律,就是從無意識地感受宇宙的道(規律)和名(事物),到根據自己的感知來定義他們。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年前,老子就已經發現了人的意識與客觀事物規律之間的聯系,即人們所認識的宇宙都是主觀的,是經過人為定義的。然而,我們定義過的可以交流的道或名,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道或名,他們都是有局限的,是不完整的,我們如果想要真正的理解宇宙,就要掌握有意識與無意識觀察定義宇宙的方法。
讀到這裡,我想起了著名的雙縫幹涉實驗,觀察者的有無會直接影響實驗結果:沒有觀察者時,雙縫會發生幹涉,出現幹涉條紋;而當出現觀察者時,就沒有發生幹涉,不會出現幹涉條紋。于是,我們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就是光量子是有意識的,它知道我們有沒有在觀察它,當有觀察者時,光量子不會出現幹涉現象,隻有當沒有觀察者時,才會出現幹涉現象!在這之前,我覺得這種解釋也頗為合理,然而現在,我想,與其得出這麼恐怖的結論,還不如說是我們的認知出現了問題。我們一直以為意識是虛無的,可有可無的,然而,讀了第一章道德經,我認識到其實意識也是一種主觀能量,當人處于無意識狀态時,沒有對宇宙施加影響,因此我們就能全面客觀地觀察它,了解它。而當我們處于有意識狀态時,對宇宙施加了影響,因此我們看到的結果、得到的結論隻能是主觀的,片面的。
雙縫幹涉
讀到這裡,各位是不是也覺得這本書是奇書?覺得老子不像是古代人,而像是未來人,因為他對于宇宙的理解實在是太超前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