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6 19:26:47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1

成吉思汗像

在努爾哈赤與其子皇太極攻城拔寨,壯大實力之前,彼時的蒙古雖有名義的共主,但其實已經呈現了數百年的分裂狀态,當時的蒙古可以分為四大部。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2

喀爾喀蒙古區域圖

喀爾喀蒙古:喀爾喀蒙古之稱開始于明代,也稱漠北蒙古,共分為12部。其中内喀爾喀五部居東,為北元中興之主達延汗與滿都海所生的阿爾珠博羅特及其所部後裔,明末又遷徙幕帳到大興安嶺東南,屬于内蒙古。外喀爾喀七部,為達延汗與蘇密爾哈屯所生的格勒森紮及其所部後裔,仍稱喀爾喀蒙古,或外蒙古。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3

察哈爾部區域圖

察哈爾部:察哈爾部為達延汗長子圖魯斯博羅特後裔,是元帝室正統相承的部落,為蒙古各部的共主,但是早已是徒有虛名,難以服衆。其部後從漠南遷徙至明朝邊外,處于的邊境地區,蒙古語稱邊境為“察哈爾”,因此,其部以此為部落名。其部最著名的領導人為林丹汗,稱呼圖克圖汗,明史稱為“虎墩兔”,此人一直希望統一蒙古,但一直未能成功,反而被女真人一舉擊垮。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4

科爾沁區域圖

科爾沁部:科爾沁部為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弟哈布圖哈薩爾後裔的部落,明人稱其部為“好兒趁”。其部後來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遷徙至嫩江流域,也就是兀良哈三衛的牧地遊牧,成為兀良哈的附庸,其部自号科爾沁。兀良哈三衛即朵顔三衛,後來兀良哈三衛南遷後,科爾沁部繼承了三衛的牧地,并向南一直擴展到遼河流域。明中期,女真蘇完部的一支遷徙到科爾沁部領地,一部分人以居住地命名溪泊部,後為錫伯部,一支姓瓜爾佳的部落以“挂勒察”為名,兩隻部落後來都稱為科爾沁的附庸。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5

厄魯特蒙古區域圖

厄魯特蒙古:厄魯特蒙古為瓦剌,遊牧于天山以北的廣袤地區。厄魯特蒙古分為五大部,其中最著名的為土爾扈特部,其部因與當時的準噶爾台吉不合,便與其他兩部部分牧民遷徙至伏爾加河流域,後又在英雄渥巴錫的帶領下沖破重重阻力,與乾隆時期東歸故國。當然:厄魯特蒙古還有一位更加有名的人物就是葛爾丹,他便是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的首領。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6

九國之戰

萬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九月,科爾沁部翁阿岱、莽古思、明安三大貝勒統兵一萬,包含錫伯、挂勒察女真兵,号稱蒙古三部。聯合海西女真的扈倫四部,長白山女真兩部,号稱“九國聯軍”,進攻建州,被努爾哈赤擊敗在古勒山。科爾沁諸貝勒忌憚努爾哈赤的強悍,遂俯首稱臣。明安貝勒之女、翁阿岱之女都贈給努爾哈赤為妃,莽古思貝勒之女和孫女都嫁給皇太極,其中便有後來鼎鼎大名的孝莊皇太後。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7

五部來援

後金天命三年,即公元1619年三月,努爾哈赤于薩爾浒大勝明軍,七月趁勢攻取鐵嶺。喀爾喀五部共萬餘騎南下援明,結果又被努爾哈赤擊敗,更是俘獲首領二十餘人。喀爾喀五部及科爾沁部大為震動,五部諸貝勒遂遣使稱臣求和,與努爾哈赤盟誓,共同抗明。雙方議定:“征則同征,和則同和,若違誓言,短命夭折”,自此,蒙古人與女真人的關系開始轉折。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8

翦除林丹汗

天聰六年,即公元1632年前,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對蒙古各部左伐右征,又采取聯姻和安撫等措施,緻使包括察哈爾部在内的諸多蒙古部落臣服依附,且數次擊敗林丹汗,占領許多牧場土地。天聰六年四月,皇太極率領八旗軍會合所屬的科爾沁、喀喇沁、土默特、喀喇車裡克、伊蘇特、敖漢、奈曼、阿綠、巴林等部蒙古兵一舉在歸化城擊敗林丹汗,緻使林丹汗病死在祁連山一帶。到了天聰九年,林丹汗太子率部投降,自此,後金完全政府了漠南蒙古。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9

皇太極畫像

皇太極對歸附的蒙古台吉、貝勒均優撫有加,采取互相聯姻的政策。皇太極有14個女兒,包括由他撫養的圖倫、嶽托的女兒,共16位格格,其中12位嫁給蒙古貝勒。皇太極的兩位皇後、三位貴妃也都是蒙古貝勒之女。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三大貝勒及阿巴泰、阿濟格、多爾衮、德格類、多铎、嶽托等諸貝勒的福晉,也都是蒙古的格格。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10

蒙古八旗固山額真

天聰九年,即公元1635年二月,皇太極編成了八旗蒙古軍,即将原來已編入八旗滿洲的蒙古兵丁抽出一部分,與後期收服的蒙古兵一起合編成軍。最初的八旗蒙古的八位固山額真是:正黃旗固山額真-阿代;鑲黃旗固山額真-達賴;正白旗固山額真-依拜;鑲白旗固山額真-蘇納額驸;正紅旗固山額真-恩格圖;鑲紅旗固山額真-布顔代額驸;正藍旗固山額真-吳賴;鑲藍旗固山額真-扈什布。八旗蒙古一切編制、旗幟皆同于八旗滿洲。入關前,八旗蒙古共有117個佐領,共有兵丁16840人,此外八旗滿洲内還有蒙古佐領35個。其餘留居故地的蒙古,當時稱為“外藩蒙古”,外藩蒙古也編旗,大約50丁為一佐領,若幹佐領合成一旗,但不屬于八旗制度,治下百姓也不稱為旗人,後來發展為“盟旗制度”。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11

清全圖

天聰十年,即公元1636年四月初五,後金貝勒等文武大臣及蒙古16部49名台吉和察哈爾舊太子額哲同上書請上皇太極尊号,十一日,皇太極正式登基,稱“大清國寬溫仁聖皇帝”。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12

康熙十四年,即公元1657年,清廷又将察哈爾蒙古編為“察哈爾八個旗”,屬于外藩蒙古。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13

成吉思汗前期的蒙古部落(蒙古八旗的來曆)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