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電子硬件水平的快速發展,筆記本不僅做的更輕薄,而且性能上也獲得了較大的提升,絲毫不遜于台式電腦。這對于有便攜需求的上網群體來講,無疑是最大的福音。尤其對于出差黨,一款性能優異的筆記本是如此重要。
但是,筆記本畢竟是高科技結合的産物,内部配置複雜,參數繁多。如果不是專業的電腦發燒友,想要挑選一款能夠滿足使用需求的筆記本,還真不知道該從哪些下手。今天我們就從屏幕、硬件,以及續航三個方面帶大家了解一款筆記本到底應該怎麼挑。
了解屏幕的面闆
對于一款筆記本而言,無論其内在的配置多麼強大,終究都需要通過屏幕來體現出來。屏幕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們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體驗。但是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塊屏幕的優秀與否呢,其實這就與屏幕采用的面闆類型有很大的關系了。
經過技術的更叠,屏幕的面闆也在逐漸的升級換代。不同類型的面闆應用在電腦屏幕上面,無論是響應時間,還是色彩飽和度都有很大的差别。目前主流的面闆類型有TN屏、IPS屏、OLED屏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們各自的不同。
TN屏
TN屏就是扭曲向列型面闆。它最大的特點是響應速度快,而且成本低廉,功耗較低。原理是在兩塊平行闆間填充液晶材料,通過電壓改變液晶材料内部分子排列,使其遮光、透光産生深淺不一的差别,光線再投射到平行闆之間的三原色濾光層上,就實現了成像的過程。
這種面闆類型出現較早,技術成熟,性能穩定,采用此面闆的屏幕,通常應用在一些入門級的筆記本電腦中。但是也由于這種工藝,導緻它的可視角度小,色彩單薄且還原率較差,很難滿足像一些大型遊戲中豐富色彩的還原需求。
另外,成像構造所限,導緻TN屏材質偏軟,手指按壓容易出現“水波紋”,故此也被稱作軟屏。因此這種面闆适合一些對屏幕要求不高的用戶群體,用來辦公或者寫作,還是能夠滿足需求的。
IPS屏
IPS全名是平面轉換,俗稱 “SuperTFT”。它改變了液晶分子顆粒的排列方式,采用水平轉換技術,加快了液晶分子的偏轉速度,保證了在抖動時畫面清晰度還能有超強的表現力,不會有模糊及水紋擴散現象。也正是由于液晶分子在平面内旋轉,所以四個軸向方面可以做到接近180度的超寬視角。
因此相比TN屏幕,IPS屏顯示效果通透、亮麗,能從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觀察到屏幕上所能呈現的内容。而且這種面闆技術還增強了液晶顯示器的動态顯示效果,在觀看體育賽事、動作片等運動速度較快的節目時能夠獲得更好的畫質。
目前在一些中高檔筆記本電腦裡面,很多廠商都用IPS屏取代了TN屏。對于預算一般,又同時希望畫質色彩飽和度高、畫面還原能力強的玩家,可以考慮IPS屏。但要注意的是,IPS屏的響應速度略慢于TN屏,而且因為它的背光很亮,所以容易出現漏光現象,功耗也比較高。
OLED屏
OLED是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簡稱,是和LCD完全不同的屏幕類型。這種屏幕技術可以理解為每個“次像素”都能自行發生明暗變化。其原理是在電壓驅動下,電子和空穴在發光層相遇撞擊,形成激子使發光分子激發發光。
OLED屏由于不需要背光源,通過像素自發光來顯示成像,具有發光效率高、廣視角等特點。而且當顯示黑色時,像素點可以關閉而顯示純黑、更省電、動态對比度更高。
也由于沒有背光的存在,面闆可以做的很薄,甚至做成柔性屏。同時接近于光速的分子躍遷,讓OLED屏帶來了極緻的響應速度,比LCD快千倍以上。并且其構造特點上的優勢使其不會出現LCD的“燒屏”現象。
對于愛看電影、玩遊戲的玩家,具有更快響應速度的OLED屏幕完美解決了拖影問題,是高品質體驗的代表。但是OLED的二極管半衰期較短,壽命上較遜于LCD,在低分辨率的面闆上,采用此面闆的屏幕顆粒感比LCD要更明顯一些,同時白平衡相對偏冷。
綜合而言,就整體顯示效果上,OLED屏>IPS屏>TN屏。不同的屏幕類型也被使用在不同價格的筆記本電腦中。其中廣泛使用的主要是IPS屏,一些高端産品中有的采用的是OLED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對屏幕體驗的要求,來選擇相對應的面闆類型。
關注硬件配置
硬件的配置,代表着筆記本的計算處理性能。高配意味着更高的性能表現,體驗自然更好。但是很多人對筆記本内部硬件的配置不熟悉,也無法區分到底什麼是一流的配置,什麼是中等水平。
而且有時光看價格無法做到橫向的對比,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了解筆記本的硬件水準,讓大家以後不用再花冤枉錢,用最少的錢買合理的配置。就筆記本電腦的硬件配置而言,最為核心的硬件,主要體現在cpu和硬盤上面。下面,我們就分别來介紹如何選擇這些硬件。
處理器
處理器是電腦最為核心的硬件,承擔着筆記本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性能會直接影響電腦運行的速率。目前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主要有兩大品牌,分别是Intel與AMD兩家。
intel處理器
Intel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使用的一般是Intel的酷睿(Core)系列,主要是i3、i5和i7三個産品線,三者是英特爾處理器的三個主流性能的定位,代表主頻水平,一般情況下性能i3<i5<i7,價格自然也依次遞增。
intel處理器除了标注的主頻水平外,後面往往會跟着一些數字加字母,玩家不明所以難免容易忽略,其實這些數字十分重要,可以透露出CPU本身的功耗、性能等許多重要信息。
例如:i7-7820Hk,“i7”是前綴,代表主頻水平,越大越高端。“7”,是代數,數字越大框架越新。“8”,是等級,數字越大性能越高。“2”,核心顯卡型号。“0”,是電壓。
至于英文字母後綴,可認為U、Y是低功耗低性能,一般用于輕薄本。HQ為标準性能,一般用于5k-10k筆記本。HK為高性能,一般用于10k左右的遊戲本。
AMD處理器
筆記本電腦中較常見的AMD處理器為銳龍(Ryzen)、AMD FX、APU、速龍和閃龍五個系列,普遍認為各個系列的CPU性能水平依次為Ryzen>AMD FX>APU>速龍>閃龍。雖然不同系列的處理器編号方式不同,但原理與Intel類似。
超微半導體AMD的處理器,均以其編号來區分其系列、架構和代數以及類别為目的。一般來說,編号越高,代表特性越多,性能越強。就算不知道編号含義,也同樣可以通過主頻和緩存等參數區分性能。
常見的後綴含義例如:U、B、E/e均表示低功耗的的各個版本。K代表可超頻的高性能版本;X表示超頻強化,同樣是高性能。
同樣對于AMD處理器,可以根據後綴來選擇适合自己功耗或性能需求的CPU。原則上與intel處理器的選擇方法類似。
綜合而言,Intel和AMD兩家的處理器,無法具體分辨誰優誰劣,但是Intel的口碑要稍微好些,市面上的筆記本Intel的處理器也相對多些。不懂的可以優先選擇前者,對性能要求不高,選擇i5能完勝,中端或發燒級的玩家要選i7。注重功耗方面,可以考慮後綴U系列,注重性能選後綴H系列即可。
硬盤
硬盤是幫助計算機存儲各種數據的設備,比如電腦的系統,各種應用程序,個人的照片資料都要用到它。當你電腦開機時,硬盤需要讀取并載入系統。當你需要打開應用程序時,硬盤也需要讀取存儲在其中的各種數據。因此,硬盤的性能也同樣決定電腦的反應速度。
硬盤一般分為兩種,分别是機械硬盤(HDD)和固态硬盤(SSD)。
機械硬盤
筆記本常規配備的都是機械硬盤,機械硬盤具有容量大、廉價、數據恢複容易等特點。内部不光有我們熟知的磁盤、磁頭和馬達,還有主軸、傳動手臂、傳動軸和反力回拉彈簧裝置等,當然還有電路闆和鋁制防護殼,所以體積相對比較大。
機械硬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轉的磁盤來進行的,主要的讀寫是通過磁頭來尋道,盤片以高轉速旋轉,設置在盤片表面的磁頭則在電路控制下徑向移動到指定位置然後将數據存儲或讀取出來。
因此機械硬盤在讀取數據的過程中會有延遲,并且無法同時迸發多向地讀寫數據。同時,一旦出現震動,就會造成磁頭與盤片接觸,容易損傷盤片。在讀取速度上,機械硬盤無法超越200M每秒,普通機械硬盤讀取也就100M每秒左右,寫入也難突破100M每秒。
但是機械硬盤在價格和容量上絕對有優勢,如今的機械硬盤一般都以“T”為單位了,1T=1024G,對于有大容量需求的玩家,應該是可以滿足需求的。
固态硬盤
固态硬盤内部是全電子結構,儲存數據是采用集成電路進行的,運用儲存芯片加上尋址控制器來組成的硬盤。其原理是,寫入數據時就是改變晶體管裡栅中電子數目的過程。讀出數據時就是向晶體管施加電壓,獲取不同導通狀态,對應識别存儲數據的過程,情況跟u盤技術相似。
因為固态硬盤内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運動部件,沒有點擊加速旋轉的過程。所以它啟動時,寫入,讀取數據的速度更快。傳輸速度最高可達500M/秒,讀取達到400-600M每秒,寫入速度同樣可達500M每秒。
而且,固态硬盤采用的是固态電子存儲芯片陣列,直接焊接在電路闆上,輕薄且抗震,性能穩定,存儲數據安全,沒有噪音。
綜合而言,追求筆記本高性能的反應速度,不妨優先考慮讀寫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盤,而且容量越大越好。對于有存儲大型文件的需求的玩家,可以選擇機械硬盤,更加實惠。
還有一種方案是,固态硬盤搭配機械硬盤的組合,固态硬盤用來安裝系統文件,有多餘的空間還可以裝一些軟件或者遊戲。機械硬盤用于儲存大型文件或者遊戲。這樣可保證速度和容量的兼顧。例如:128G SSD 1T,意味着這款筆記本搭載了128G的固态硬盤和1T的機械硬盤。
選擇續航能力
筆記本相對于台式機,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攜性了,擁有較強續航能力的筆記本對于經常需要出差,或者不方便插電使用的玩家來說十分實用。筆記本的續航能力,是電腦的屏幕與多項硬件博弈的結果,通常硬件配置越優秀,那麼筆記本的耗電速度也就越快。
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你已經選擇了一款性能出色的筆記本,那麼再搭配優秀的續航能力就比較關鍵了。而我們在了解一款筆記本的續航能力時,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考量。
電池類型
筆記本最大的優勢就是可移動性,它滿足了我們多種環境下暢快使用的需求。但是這一切,主要是由内部的電池來提供保障的。而其中電池的類型是決定續航的關鍵,好的電芯在容量和充放性能上都有優勢。目前筆記本的電池類型主要是鎳氫電池(NiMH)和锂離子電池(Li-Ion)。
鎳氫電池
鎳氫電池的設計源于鎳镉電池,但在改善鎳镉電池的記憶效應上,有極大的進展。其主要的改變,在以儲氫合金取代負極原來使用之镉。因此鎳氫電池可以說是材料革新的典型代表,不會有镉元素污染隐患。
這種電池的特點是價格低,通用性強,電流大,環保穩定,而且放電倍率比較大,适合用于高性能的遊戲本上。但是穩定電壓輸出的背後,是其體積、重量上的妥協,因此采用此種電池類型的筆記本便攜性稍差。
锂電池
锂電池是當前筆記本的标準電池。與鎳氫電池相比,重量較輕,體積能量密度比卻高出48%。正因為如此,锂電池生産和銷售量正逐漸超過鎳氫電池。
并且這種電池自放電小,沒有記憶效應,充放電次數可達600次以上,特别是近年來開發出來的锂聚合物電池,體積更小,形狀上還不受一般電池圓柱或方形的限制,重量自然更輕,是一些輕薄筆記本首選的電池類型。因此,在關注筆記本續航要求時,锂電池是我們首選的電池類型。
電池容量
有了好的電芯,容量大小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考慮的了,它直接關系到筆記本的使用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一提到電池,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mAh這樣的容量單位,但是通常筆記本的電池續航一欄标注的卻是多少Wh,它的中文名叫瓦時。
Wh與mAh的關系是:Wh÷V×1000=mAh。需要指出的是計量電器本身的耗電量的單位應該是功率,也就是“瓦特”。所以,Wh也可以用來衡量電池的容量大小。我們在挑選筆記本的電池續航時,Wh的數值越高,通常意味着續航的時間更持久。
建議大家根據自己日後的使用習慣來進行選擇。如果通常是在一些固定場所,比如在公司或者家裡使用筆記本,40瓦時的待機時間在4—5小時,基本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如果是經常出差的情況,對待機時長要求苛刻,建議挑選50瓦時左右的筆記本,待機可達6—8個小時。
以上三大點就是我們挑選一款筆記本的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選到合适的筆記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