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并且是我國水系支流較多的河流,它覆蓋的範圍十分廣泛,淡水資源非常豐富,約占全國50%。
在這樣的水系條件之下,所以生物種群也非常豐富。根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長江流域有淡水鲸類2種,魚類424種,浮遊植物1200餘種(屬),浮遊動物753種(屬),底栖動物1008種(屬),水生高等植物1000餘種(公開資料數據)。
所以,這樣的生物種群在全球範圍之中都是比較少見的,包括我國特有的生物種群圓口銅魚、岩原鯉、長薄鳅等物種,都是在長江之中生活。當然,大家最喜歡的白鱀豚、中華鲟、達氏鲟、長江江豚、白鲟等物種,也是大家在長江區域容易見到的。隻不過,随着人類對長江生态系統的破壞,很多生物種群都消失了,包括特有,稀缺物種也變少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國開展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實施了一次長達10年的禁捕計劃,來恢複長江區域的生态系統。也就是這樣,我們才看到了生物種群緩慢出現了,而2021年是禁捕的主要開局年份,雖然禁捕的時間不長。但是長江流域的好消息也是連續不斷地出現。
上面我們說了,2021年是長江“十年禁漁”的開局之年,是“扭轉長江生态環境惡化趨勢的關鍵之舉”的起步階段,能夠看到大規模的稀缺物種出現,這完全是令人高興的事情,這說明我們禁捕計劃的實施,的确可以讓生物重現,讓生物種群擴大,讓長江水域的生态系統變得更好,而這次南京半天近30次江豚出現,這怕是很多人都沒有見過。
江豚我們又稱之為“揚子江江豚、窄脊江豚長江亞種、江豬、黑鼠海豚、窄脊江豚”等等,該生物是獨特的一個物種,無亞種,并且是我國一級保護生物。在全球都是極危物種。根據2018年發布的種群數量顯示,長江江豚減少,僅剩約1012頭,所以相當的稀缺。
而這種生物僅分布在我國長江内,主要省份包含了安徽、湖北、江蘇、江西、湖南,該生物單獨活動或成群活動都有,結成群體一般不超過4-5隻,性情活潑,并且面相都非常溫和,所以不少人看到它都想摸一摸,但是能夠摸到的基本上都是保護者。江豚以青鱗魚、玉筋魚、鳗魚、鲈魚、鲚魚、大銀魚等魚類和蝦、烏賊等為食,所以能吃的還是不少,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而這次一上午,半天的時間,發現近30頭江豚出現,是位于南京江邊路中山碼頭江豚監測點發現的,這樣說明了該區域的環境适合它們的活動。不少的志願者也表示“或許是運氣,一個上午,竟然看到江豚冒頭了近30次”。
當然,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這不是什麼運氣,就是生态系統保護的結果。不過這裡有一個“傷感”的話題,在每次長江生物出現的時候,大家都默默地想到了另外一種生物“白暨豚”。
同樣,白暨豚也是中國長江中下遊特有物種,該生物具有白旗豚、白鳍豚、白鱀的稱号,也是一種非常“可愛”的物種群,該生物能長到1.5-2.5米,體重約230千克,是一種小型淡水鲸,而它的名字主要來自表面特點,在它的背面,具有藍灰色或灰色特點,腹部白色,一般為乳白色,各鳍皆白色,故名白鳍豚的稱号。
按照研究表明,白暨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化石證明了53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就已在長江出現,所以非常古老。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洞庭、鄱陽湖等地。但是也是由于人類對長江流域的活動影響,導緻了餘下種群急劇減少,從而使得白暨豚逐步走向滅絕。
而看到江豚不斷出現,那白暨豚還能見到嗎?其實這個可能性很低了,按照調查數據顯示,白暨豚在1990年以後,洞庭湖和鄱陽湖就絕迹了,同時在1997-1999年,2006年等大規模調查之中,也未發現該生物的足迹,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白暨豚可能已經滅絕了,幾十年未見了。
不過在2007年之後,又出現了零星的目擊報告和未經證實的影像資料表明,安徽至南京的江段可能還有殘餘個體,但是這不足以作為證據,來證明它沒有滅絕。
所以,就算是IUCN也隻能将其定為“極危,可能滅絕”,如果滅絕了的話,白暨豚将成為半個世紀以來首個滅絕的大型動物,同時也是全球首個被人類滅絕的鲸種,所以非常可惜。到底有沒有,這個還無法确定,不過對于我們來說,我們也還是期待有一天能夠看到,畢竟我國也還出現過消失近百年的物種,例如:雲南發現極危物種異葉苣苔,這還是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希望。
所以,在對長江保護的力度下,希望能夠有一天能夠看到白暨豚的活動迹象,那真的就是“世界性”消息了,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總結的确,在對長江流域的保護之下,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更多的生物種群,包括一些稀缺,消失幾十年的物種都可能在某些長江段出現。但是也有部分生物,可能因為人類活動的原因,早就走向滅絕了,所以這是一個無法定義的結論。
畢竟長江範圍太廣,我們也無法一點一滴不遺漏地進行考察。我們隻能期待更多稀缺性物種,能夠在對長江的保護之下出現,包括我們說的“白暨豚”。
而這次南京半天近30次江豚出現,也算是長江保護成效的“指标”,隻要我們繼續努力,必然會看到更多。所以,大家别再進行“電魚”、“拉網”等捕魚了,這種已經屬于違規行為,一不小心你還會“牢底坐穿”,我們需要好好地進行長江的保護,未來才有可能看到更好的生态,如果你還持續進行破壞,最終生态環境變壞了,傷害的就是自己,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就回到“自身”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