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士多買士多啤梨給你。”
這句話估計會讓外省朋友一頭霧水
“士多”是什麼東西?
“士多啤梨”又是什麼新品種的梨?
其實在粵語裡
“士多”就是便利店
“士多啤梨”就是草莓!
音譯自英語Store和Strawberry
粵語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外來詞
雖不可思議但很有趣
今天就來聊聊
粵語中的外來詞吧!
廣府地區自古作為重要貿易口岸,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對外交流頻繁。廣府人被外語(尤其是英語)影響至深,逐漸在粵語中吸納了外語元素。
粵語對外語的吸納改造,大緻可分為音譯、意譯、音譯和意譯混合、諧譯這幾種形式↓↓
音譯指用發音近似的粵語漢字直接把外語翻譯過來。如: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姆Beckham,到粵語裡就成了“碧鹹”。
又如:表示龍套、小角色的“茄呢啡”,音譯自carefree,原意是無憂無慮、無牽挂,用來形容跑龍套工作的輕松,是不是很傳神呢?
意譯
指根據外語大緻的原意來翻譯。這類詞在日常用語中比較少見,在文藝作品中用得比較多。
粵語意譯詞還是有影響力的,相當一些還被普通話引用了。如“牛仔”(英cowboy),“白領”(英white collar),等等。
音譯和意譯混合
指既有音譯成分,又有意譯成分,二者融合而成的一個新的外來詞。
比如“蛋撻”,源于英語egg tart,“蛋”是意譯,“撻”則是音譯。
又如“蛇果”,其實跟蛇沒有半毛錢關系。原産于加州的紅蘋果red delicious apple,被粵語音譯加意譯成“紅地厘蛇果”,後來再簡稱為“蛇果”。
諧譯
指在吸收外來詞時,産生的幽默诙諧效果的音譯形式。
比如“茶煲”,音譯自trouble。茶煲是煲湯的工具,通常需要煲2小時以上,用“茶煲”形容難纏、麻煩的人或事,正好暗合了英文原意。
又如“肥佬”,音譯自fail,也是失敗的意思。“今次英文肥佬咗”即是英語沒考好的意思。用“肥佬”這個詞,好像垂頭喪氣中又帶有一點自嘲,降低了失敗給人帶來的挫敗感。
粵語對外語的“為我所用”
體現了廣府人對本土文化的認同
及自由、寬松、務實的翻譯風格
這就是粵語外來詞的魅力!
除了以上介紹的
你還認識哪些粵語外來詞?
在評論留言分享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