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 繪蘇轼像。頫故宮南熏院舊藏蘇轍畫像。
□耿仝
兄友弟恭一直是儒家提倡的傳統美德,這一點在宋代文學家蘇轼、蘇轍兩兄弟身上得到了彰顯。
●“豈是吾兄弟,更是賢友生”
蘇轍小蘇轼兩歲,18歲那年,與蘇轼同科高中進士,一生為官。據史料記載,蘇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少年時“從子瞻遊,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蘇轍是高調的弟弟:“自信老兄憐弱弟,豈關天下無良朋。”蘇轼也曾說蘇轍“豈是吾兄弟,更是賢友生”,“嗟餘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兄弟二人豐神俊秀,芝蘭同芳。
蘇轼、蘇轍兄弟一生宦遊,40多年裡,“不相見者,十嘗七八”,多是憑借鴻雁傳書,感慨離合。蘇轼在杭州任期滿後,因蘇轍正任職濟南,就請調山東密州,以圖相鄰。《沁園春·孤館燈青》這首詞便作于此時,詞前有小序:“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神宗熙甯九年(1076)十二月,任密州(治所在今山東諸城)知州已滿兩年的蘇轼接到了改知徐州的任命,離開密州,趕赴徐州。第二年正月底,蘇轼經濰州、青州第一次到了濟南。當時蘇轼的好友李常正在齊州知州任上,并賦詩相迎。一同迎接的,還有蘇轍的三個兒子蘇遲、蘇适、蘇遠。蘇轼未能在濟南見到分别7年之久的弟弟蘇轍,因為蘇轍已于此前十月返京铨叙。但有三個侄子及好友相陪,蘇轼仍是十分高興。
●為濟南名士題寫“讀書堂”
二月初一這天,蘇轼行經位于王舍人莊的張掞故宅,手書“讀書堂”三字。不久後,當地人即據蘇轼手書刻石為碑。該碑高四尺五寸,寬一尺九寸,字徑一尺二寸,至元太宗七年(1235)元好問遊濟南時尚存。後來,該碑不知何故被埋入地下。
張掞,齊州曆城人,進士出身,是北宋時期曆事三朝的重臣,與兄張揆齊石。張掞于熙甯七年(1074)去世,享年80歲。那一年,蘇轍初任齊州掌書記,參加過他的葬禮并寫有挽詩。盡管正史上沒有詳細介紹蘇家與張家的交情,但蘇氏兄弟的題字和挽詩足以說明,他們對張老先生的景仰和敬重。範純仁、王臨先後知齊州事時,均有詩镌碑立于堂前。讀書堂在當時成為人們瞻仰的處所,足見張氏兄弟名重當時。
明萬曆初年,王舍人村民在修房挖宅基的時候挖出了“讀書堂”碑,被運到明府城裡的曆城縣學,後又被移進縣學文廟大成殿内。蘇轼手書“讀書堂”碑在縣學文廟安穩地呆了400多年。上世紀60年代,曆城縣學文廟已經成為縣學街小學,在擴建操場時,縣學文廟大成殿被拆掉以騰空間,“讀書堂”碑不知所蹤。
在李常的挽留下,蘇轼在濟南盤桓了一個多月。此次濟南之行給蘇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的《将至筠,先寄遲、适、遠三猶子》一詩中,曾深情地憶及此次濟南之遊:“憶過濟南春未動,三子出迎殘雪裡。我時移守古河東,酒肉淋漓渾舍喜。”直到熙甯十年(1077)二月底,蘇轼、蘇轍兄弟二人才得以在澶濮之間(今河南濮陽)重逢。
●“聞濟南多甘泉”而來
蘇轼是來濟南看兄弟的,蘇轍則是來濟南看山水的。
來濟南是蘇轍由來已久的願望,他曾說道:“始餘在京師,遊宦貧困,思歸而不能。聞濟南多甘泉,流水被道,蒲魚之利,與東南比,東方之人多稱之。會其郡從事阙,求而得之。”于是,宋神宗熙甯六年(1073)夏,時年35歲的蘇轍由陳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陽)學官改任興德軍(治所在今濟南)掌書記。蘇轍因慕濟南甘泉流水而來,可是當他初到濟南時,卻正趕上齊州“大旱幾歲,赤地千裡,渠存而水亡”。加之齊州災民遍野、強盜四起,社會秩序很不安定。蘇轍一到任就忙得不可開交。
蘇轍在齊州任掌書記期間,齊州的前後三任知州皆姓李。蘇轍在濟南的三年與三任李姓知州相處得十分愉快。
第一位是李師中,字誠之,宋應天府楚丘(今山東曹縣)人,熙甯六年(1073)九月由登州改知齊州。李師中也十分喜愛曆下的“山川泉石之勝”,甚至有“複老于此”的想法。李師中在齊州知州任上待了不到半年,就于熙甯七年(1074)二月移知河間(今屬河北)。擔任齊州知州的時間雖然不長,卻也頗有惠政。這一年,蘇轍的幼子蘇遠在曆下出生。因适逢寅虎年,蘇轍為其取乳名為“虎兒”。正在赴密州知州任途中的蘇轼聽說此事後,立即作《虎兒》詩一首為賀。蘇轍接到蘇轼的詩之後也作了《和子瞻喜虎兒生》一詩相和。
李師中之後,天章閣待制、右谏議大夫李肅之繼任齊州知州。李肅之擔任齊州知州的時間較長,亦頗有政績。城東的闵子祠,府城西門外的泺源石橋,都是在李肅之任上修建完畢的。熙甯九年(1076)二月,李肅之因病辭官。
不久,蘇轍昔日在制置三司條例司的同事李常繼任齊州知州。他鄉遇故友,蘇轍自然感到十分歡喜。公務之餘,蘇轍經常和李常結伴出遊,相從甚歡。
●蘇轍的大明湖情緣
蘇轍在齊州任掌書記期間,留下的詩文數以百計,其中題詠濟南風物的詩歌作品多達數十首。蘇轍曾于初春徜徉在大明湖畔,興緻勃勃地看農人踏藕:“春湖柳色黃,宿藕凍猶僵。翻沼龍蛇動,撐船牙角長。清泉浴泥滓,粲齒碎冰霜。莫使新梢盡,炎風翠蓋涼。”
也曾在炎熱的夏季泛舟于湖水之上,饒有興趣地觀看漁人捕魚:“西湖不放長竿入,群魚空作淘河食。漁人攘臂下前汀,蕩漾清波浮兩腋。藕梢菱蔓不容網,箔作長圍徒手得。逡巡小舟十斛重,踴躍長魚一夫力。柳條穿頰洗黃金,會縷堆盤雪花積。燒薤香橙巧相與,白飯青蔬甘莫逆。食罷相攜堤上步,将散重煎葉家白。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還曾在秋季煮食采自湖中的芡實:“芡葉初生绉如谷,南風吹開輪脫毂。紫苞青刺攢猬毛,水面放花波底熟。森然赤手初莫近,誰料明珠藏滿腹。剖開膏液尚模糊,大盎磨聲風雨速。清泉活火曾未久,滿堂坐客分升掬。紛然咀噍惟恐遲,勢若群雛方脫粟。東都每憶會靈沼,南國陂塘種尤足。東遊塵土未應嫌,此物秋來日嘗食。”
蘇轍和曾鞏一樣,将自己對曆下山水的喜愛之情毫無保留地傾注在了詩句中。以至于清代大詩人王士禛在讀了蘇轍詩作之後,禁不住感歎道:“其于吾州亦不薄矣。”
北宋神宗熙甯九年(1076)十月,蘇轍結束了自己在濟南三年多的宦居生活,離開濟南赴京,等候吏部铨叙。兩年後,“烏台詩案”蘇轼罹禍下獄,蘇轍傾其所有,上下打點。蘇轼得救後,蘇轍與兄同遭懲治,被貶官外放。公元1097年,蘇轼被貶谪到海南儋州,蘇轍被貶谪到廣東雷州。五月十一日,兩人相約于廣西滕州見面。這一年,蘇轼60歲,蘇轍58歲。六月十一日,兄弟二人分手作别,直至蘇轼五年後病殁常州,再無緣相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