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這首詞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甯九年)中秋,亦是詩人在密州任知州的第三年。
作者因為與當權的變法派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先到杭州,後到密州。這年的中秋,詞人面對一輪明月,想念七年未見面的弟弟蘇轍,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政治的失意及兄弟的别離,在這個阖家團圓的中秋佳節,不免生出抑郁惆怅之感。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雖然身處遠離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失意,理想不得施展,但又表現出作者對政治理想還是抱有極大的期望,也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不管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還是徐州知州、湖州知州,這個時期的蘇轼還是積極樂觀的,雖然遠離政治中心,但作為主政一方的官員,生活畢竟無憂,而且至少可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元豐二年的“烏台詩案”,則是将蘇轼的政治理想打擊得體無完膚,也正是這個事件,蘇轼的思想開始了轉變,不斷走向成熟,也成就了作者的詩文高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