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全市小區嚴格執行封閉管理,
不少市民将物資采購從線下轉到網上,
靠“取快遞”活着
誰能想到,
特殊時期要成功取到一個快遞,
可謂需經曆“九九八十一難”
網購黨們發現:
他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是——
求發貨
近期,網購黨們和線上客服接頭第一句話保準是:
老闆,什麼時候發貨?
得到或喜或悲的答案:
對過無數同樣的接頭暗号後,
可能會找到一些承諾發貨的賣家。
在經曆過漫長的等待後,
其中的一些訂單終于開始發貨:
但很快他們會發現這是一場鏡花水月。
(上圖中小編的訂單,直到發稿前仍是等待攬收的狀态
)發貨難是真的嗎?用數據說話↓↓↓
國家郵政局昨天(26)發布的1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
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7.8億件,同比下降16.4%;業務收入完成500.5億元,同比下降16.1%。下降幅度最大的同城業務量完成6.7億件,同比下降27.1%。
重慶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724.4萬件,同比下降13.9%;業務收入完成5.3億元,同比下降9.5%。
求快到
眼巴巴看着快遞終于上路了,
以為日子終于有盼頭了,
卻沒想到,
從前“次日達”的,變成了“次周達”:
從前“次周達”的,
變成了“次月達”:
快遞平均延遲了多久?用數據說話↓↓↓
在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的2020年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中,描述快遞行業投遞效率的重要指标——72小時準時率、也就是快遞企業在三天内準時投遞快件的占比為70.4%,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預計2月份,該指數将持續呈現下降态勢。
取快遞
當網購黨們終于接到快遞小哥的電話/短信,
通知出門取快遞時,
真正的考驗來了:
外來人員/包裹會不會攜帶病毒?
寄收快遞會感染嗎?
于是,各家各派想出了各種招式,
以應對疫情。
包括不限于:
1. 不準快遞小哥進小區送快遞
2. 不準業主出小區拿快遞
3. 擔心接觸“存隐患”,衍生出各種“硬核”取快遞
全副武裝取快遞↓↓↓
後備箱接頭取快遞↓↓↓
無接觸式取快遞↓↓↓
轉嫁責任取快遞↓↓↓
快件會傳播病毒嗎?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近日表示,目前部分地區實施了封閉式管理,不允許快遞員進入,大大降低了投遞的時效。侯延波稱,病毒通過郵件、快件傳播的風險極低,可以正常接收郵件快件,呼籲各地給快遞小哥開方便之門。
快遞小哥“危險”嗎?
重慶市郵政管理局早在本月5号就發布通告,規定快遞小哥每天上崗前要測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體溫正常方可上崗;投遞人員歸班後,要再次進行體溫檢測和消毒;操作場地每日不少于兩次消毒處理;收寄物品時,要與客戶保持1米以上距離。
在疫情防控仍然吃緊的當下,我們确實應該對病毒保持警惕,不過,不顧小區實際情況、不管居民實際困難“一刀切”不準快遞小哥進小區,不是一個最優解決方案。
快遞物流網絡暢通了嗎?
另外,數據顯示,截至20号,我市已有12家郵政及主要品牌快遞企業有序複工複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12家企業的重慶總部及市級分撥中心已經複工複産,一些區縣鄉鎮的郵政和快遞網點包括末端網點,尚未營業,他們正在結合各區縣的實際有序推進複工複産的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