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的主題是:引發改變的全過程和總結。書本的學習接近尾聲,現實的實踐才剛剛開始。招聘啟事上說,心理咨詢師至少要有500個小時以上的個案咨詢經驗。
咨詢的記錄,全過程總結,需要都需要記些什麼?需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是功能的改變,都遇到了什麼?比如阻抗、移情、反移情、無意識幻想與沖突,以及自我體驗、人際關系,适應壓力的方式,認知功能。
在這個治療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改變?你覺得為什麼會發生改變?
其次,修通和(在适當的時候)結束治療,治療階段是如何劃分的?你是怎麼知道進入了新的階段?
最後,治療中的移情和反移情:在治療的過程中,你是如何區分的?來訪者有何反應?重要的是你的故事裡,既有你又有你的來訪者,這是你們一起共享的旅程,總結應該反映出這些。
同時要注意總結每個階段的主題,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全過程,以及理解面談中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改變?
功能的改變以我最近的一次咨詢為例,來訪者化名J,有些焦慮的媽媽。首先功能的改變和都遇到了什麼?
咨詢過後,她對目前的情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幫她梳理了思路,更明确了接下來要行動的方向。
感覺遇到了阻抗、和無意識幻想沖突。我認為的阻抗是,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反複叙述,這隻是一種發洩,告訴别人她很痛苦。
可能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的表達,可以減輕或減少她的痛苦。但實際上,這不利于她的恢複。因為在我看來,語言是召喚。
如果你描述積極,就會帶給自己積極;如果你描述痛苦,就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痛苦。最經典的例子是提醒自己:不要想那頭粉紅色的大象,不要想那頭粉紅色的大象。
重複念兩遍,粉紅色的大象,是不是立即出現在你的腦海裡?你看到什麼,用什麼樣的語言,就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
在咨詢中,我多次把她從宣洩痛苦的語言中拉出來,讓她看到自己的能量和資源。她是一個很愛孩子的媽媽,如果沒有她,她的孩子會更慘。
其次是無意識幻想與沖突。潛意識裡,她覺得自己是個全能的媽媽,孩子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但實際上,她是敏感且非常愛孩子的,一些微小的細節,哪怕隻是看到文章提到,孩子、人格障礙,這種文章都能挑動她的神經。
擔心自己和丈夫的争吵,會影響到孩子。無意識中,她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全能媽媽,孩子應該不受任何傷害,特别是來自她的,哪怕隻是想到這種可能,就會讓她無比焦慮和内疚。
可生活是照妖鏡,是聖水,專門消滅幻想。人是沒有辦法給另一個人,24小時、360度全方位的照顧的。
她潛意識裡很清楚這件事,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她潛意識裡的這個思維,提到桌面上,就可以了。
修通與結束接下來是修通和結束治療。修通主要靠她自己,當我引導她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可以上班賺錢給孩子買玩具,養自己和孩子,然後花更多的時間陪她。
在我看來,這就是表達愛的方式,是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做得最多的事情。畢竟兩個雞蛋再怎麼在一起,最多隻能成為一個籃子裡的雞蛋,而不能成為同一顆雞蛋。
結束治療,這個結束很簡單,就是時間到了。咨詢隻有一個小時,所以寫得短。做完一個個案概念化,然後再寫全記錄和總結,我想會有更大的收獲。
最後移情和反移情,我覺得在這一次超短程的咨詢中,并沒有出現移情和反移情的現象,所以這一段沒有記錄的,等我感受到了再寫。
謝謝你的欣賞,期待在留言區看到你的樣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