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讀杜牧的詩。
前文說了,杜牧有整整三年的“食野蒿藿,寒無夜燭”生活,宰相之孫,在自家破敗的家廟裡,窮困到吃野菜過活,晚上沒有燈燭,隻能在黑暗中跟弟弟一起默默記背白天所讀之書,傾頹的柱子邊上時時有老鼠跑過,這是窮困到極緻的生活,但貴族畢竟還是貴族,就是在這種困苦環境之下,杜家仍有一位家仆忠心跟随,“挈百卷書随而養之”,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窮困而不忘讀書,這是一般的窮困寒門所不能比拟的。
(杜牧廣場上的《杏花村》詩意雕塑)
當然,杜牧極得益于這段時期的讀書生活,至少,在這段時期養成了他的讀書不止的習慣。或許,讀書習慣是杜牧家族的傳統:遠祖杜預嗜讀,不然不會注釋《左傳》,而且後世學者以此為經典;爺爺杜佑也嗜讀,不然不會編著《通典》。古往今來,讀書曆來都是人們改變命運的重要出發點,可能極端的貧困,是杜牧改變命運更發憤讀書的動力。
據杜牧的《注孫子序》(曆史上有三個注釋《孫子兵法》的大家:曹操、杜牧、梅堯臣,這是杜牧的自注的序言)稱:“及年二十,始讀《尚書》《毛詩》《左傳》《國語》、十三代史書……”這使杜牧在二十歲出頭,就已經具備了開闊、宏觀的曆史視角。當然,這也得益于當時的國情,杜牧的青年時期,唐憲宗正全身心地與藩鎮較量,既立志振作國事,杜牧在讀書的同時關心治亂與軍事,當也正在情理之中。
(杜牧畫像)
也正是這個原因,23歲時,杜牧寫出了他一生的成名之作《阿房宮賦》,家國存亡之道,年輕的杜牧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的看法:“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青年杜牧到同州澄縣一帶遊曆,今天要讀的這首《過骊山作》沒有資料考證其具體的創作年份,但細思詩意,應該就寫于此時,這首詩的全詩如下:
始皇東遊出周鼎,劉項縱觀皆引頸。削平天下實辛勤,卻為道傍窮百姓。黔首不愚爾益愚,千裡函關囚獨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燒作灰時猶未枯。
(秦始皇兵馬俑)
這是一首七律,我們判斷大約就寫于唐敬宗元年,即825年,在這一年,新繼位的皇帝敬宗不聽勸阻,執意要巡幸骊山泡溫泉,從同州到長安的官道,必然要經過臨潼,骊山相距不遠,杜牧遠望骊山,由骊山而想到秦始皇,進而寫成了這首有感之作。
始皇東遊出周鼎,劉項縱觀皆引頸。周鼎:相傳夏朝初年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後來商朝、周朝均奉九鼎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據說周顯王時,九鼎沒于泗水下。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曾經做過大規模的全國巡遊,巡遊中,秦始皇風聞周鼎沒于泗水,于是就發動人力去打撈,結果當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九鼎)
據載:秦始皇巡遊之時,規模空前,劉邦和項羽都親眼見過這次巡遊的盛況,他們兩個的态度差别并不大:
“高祖常繇鹹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劉邦曾經到鹹陽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許人們随意觀看,他看到了秦始皇之後長歎一聲說:“唉,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的劉邦)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巡遊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羽一塊兒去觀看。項羽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要滿門抄斬的!”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的頂羽)
其實,這兩個人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平民,按照秦律,說出這樣的話,都是滿門抄斬的罪過。但不論如何,當天下至尊從眼前盛大經過,劉項兩人都是翹腳引頸觀看的。
削平天下實辛勤,卻為道傍窮百姓。秦始皇削平天下,當然足夠辛勤,但天下一統的結果,在秦來說,不過也是二世二斬,諾大的秦王朝,隻維持了15年。天下,最終不還是落到了劉邦和項羽這些當年的道旁“窮百姓”手裡。也有人說,這一句當理解為:削平天下的最終理由,就應當是為了那些站在路邊的窮百姓。但聯系全詩,似乎不妥。
(統一天下後頒诏的秦始皇)
黔首不愚爾益愚,千裡函關囚獨夫。這句的意思,來自賈誼《過秦論》“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其結果是“黔首不愚”,而不知體恤民心,不懂“民本”思想的秦始皇才是最愚蠢的,他認為“天下已定,……關中之固,金城千裡,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曾經采取一系列愚民動作,最突出的一件就是焚書坑儒,這當然是為了鞏固統治,但實際情況是,百姓們(黔首)并沒有因此而變得愚蠢,反倒是統治者本人,把函谷關以西打造成了囚禁獨夫的大監獄。從地形上來說,函谷關以西也确實是個天然易守難攻的區域,隻是,詩人認為,秦始皇把這裡化成了自己的監獄。
(函谷關附近的地形)
牧童火入九泉底,燒作灰時猶未枯。據說,項羽攻入鹹陽之後,曾經發掘了秦始皇的墳墓,杜牧就以此展開聯想說:後來有個牧童為尋找失蹤的羊隻,誤入被頂羽打開的墓道,不慎引燃了地宮木材,導緻整個秦始皇陵的毀滅,而此時的秦始皇屍骨尚未幹枯。杜牧為什麼說“猶未枯”呢,因為詩人認為一個王朝傾覆的周期,甚至抵不過一個人屍骨的腐爛速度。
整首詩,杜牧對始皇帝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說承認他削平六國、統一天下的艱辛,又直指他隻知“愚民”,不知“恤民”,一味殘暴,以至斷送天下的愚蠢。他苦心經營的墳墓,到後來被牧童失手燒掉,而他自己也隻落得個屍骨不全的悲慘下場。秦始皇夢想着獨霸天下、萬世為君,其實江山比屍首爛掉的更早。這首詩的主題思想和《阿房宮賦》極其相似,同樣是借古諷今,勸谕當政者不要胡作非為。
(杜牧《山行》詩意)
杜牧23歲時還是白身,一個毫無功名的窮書生,杜牧卻早早就已心憂天下了,這跟後來風流詩人形象似乎不搭,青年與壯年的杜牧,似乎換了一個人。我們可以這樣想:或許詩人後期一味放浪形骸,大概是他對自己所在的帝國完全失望之後的頹廢與消沉呈現出來的表面狀态罷了(我們說過,自唐憲宗後,唐代最後幾位皇帝皇位的更替,全部都是非正常完成的,直至唐亡)。試想,天下大統,全部操縱在為一己私利謀劃的宦官手裡,如此境況,杜牧空有少年壯志,一個人又如何談得上複興帝國,他不頹廢誰頹廢,他不消沉誰消沉!
(【唐詩閑讀】之192,圖片引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