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目前,我國成年人中約有80%患有不同程度的淺表性胃炎,老年人發病率更高,慢性胃炎已高居消化内科疾病發病率榜首。
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經常給慢性胃炎患者用的一個方子:黨參,茯苓,柴胡,白芍,佛手,郁金,茵陳,烏賊骨,浙貝母,炒延胡索,炙甘草,瓦楞子,旋覆花,代赭石。
關于這個方子還想再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這是一位七十一歲的老太太,第一次來面診時,說間斷性上腹部疼痛六年多,下腹部發作性劍突下疼痛,曾經在當地的醫院吃過一些西藥,但是症狀改善的并不明顯。
刻診:劍突下疼痛、脹滿,打嗝,嘈雜,納呆,乏力,大便溏;舌暗淡,苔黃厚膩、有裂紋,脈弦。
随後給患者用了上述的方子,結果怎麼樣?
一周後複診劍突下疼痛、打嗝、胃脹情況明顯好轉,随證加減繼服一周,患者稱不适症狀皆已消除,我叮囑道要繼續服藥,慢性胃炎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治好,要繼續服藥鞏固療效,半年後電話,慢性胃炎未再複發。
慢性胃炎其實主要病因就是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藥物所傷、脾胃虛弱等。而此類患者就屬于本虛标實,脾胃虛弱為本,肝氣犯胃、脾虛生濕蘊熱為标。
方中黨參、茯苓甘平健脾助運,茯苓能使胃液酸度降低進而達到對消化性潰瘍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患者劍突下疼痛為肝氣犯胃,藥用柴胡,入肝經,為疏肝解郁之要藥,可調脾胃升降之氣機;白芍疏肝、柔肝、養肝;中焦脾胃氣滞不通則脘脹,佛手疏肝解郁,行氣導滞,理氣和胃;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與佛手理氣疏肝以防肝木進一步克脾土;茵陳清熱祛濕,疏肝理氣;烏賊骨、浙貝母抑酸制酸,浙貝母可“解上焦肺胃之火”;加煅瓦楞加強抑酸止痛之力;炒延胡索疏肝行氣,止痛,是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之良藥,善治一身上下諸痛;旋覆花、代赭石降逆和胃;炙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清熱祛濕之效。
最近的天氣越來越熱,很多朋友管不住嘴吃涼的、辣的,造成慢性胃炎發作前來就診。慢性胃炎引發的原因大多因飲食不節、情志失和、勞倦失度、禀賦不足及誤治失治等所緻,而且慢性胃炎的病程長很容易反複,在治療時就要“三分藥,七分養”。
如果你也有慢性胃炎或者有疑問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看到會給大家一一回複的。#中醫##中藥##慢性胃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