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史記十句話經典

史記十句話經典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4-26 19:21:36

自人類有意識以來,死亡一直是個曆久彌新的話題。因其超體驗的實質,造成了人類最原始的恐懼,也成了所有恐懼的終極指向。任何生命都隻有一次,所以貪生怕死也自然成了人的本能與本性。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明知必死的前提下,人類懷着對死亡的極度恐懼,強烈地追求永生,并為此做出不懈努力,從古至今都不曾停歇。因為理智知道永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于是自然就衍生出了不朽的理念。

史記十句話經典(史家之絕唱史記)1

古人對不朽有三個衡量标準,即“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并很有把握地認為,隻要做到了其中之一,就可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是在變化莫測,無迹可尋的命運軌道上,這樣的标準顯然不能放之四海皆準,因着突如其來的命運降臨,曆史不斷演繹出了一幕幕生死抉擇的畫面。是擇生還是擇死?這一難住了哈姆雷特的選擇題也常常就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史記十句話經典(史家之絕唱史記)2

而這一難題也由于不朽标準的存在,就使得無論是選擇生還是選擇死都不能單純地用勇敢或怯懦來劃定。面對生死抉擇,人們常常認為死能明志,生卻踐志。但是成敗與否更不能單憑這樣的标準來衡量。所以,當這樣的選擇出現在司馬遷面前時,他經過深思熟慮和無數次的自我思想抗争之後艱難的選擇了比死還痛苦的生,并且最終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的生死觀念。這一觀念不僅為後人樹立起生命的價值尺度,同時也貫穿着整部《史記》的創作過程的始終。

史記十句話經典(史家之絕唱史記)3

擇生還是擇死。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夠從鴻篇巨制的《史記》和激切感人的《報任安書》中感受到司馬遷在這個選擇上的煎熬。擇生意味着肉體的痛苦,人格的侮辱,靈魂的漂泊。而此時的擇死似乎看起來更加容易些,但一了白了地逃避之後,也就永遠喪失了永垂不朽的機會,成為了“輕于鴻毛”的死。此間的孰輕孰重不僅一次又一次的拷問着司馬遷飽受重創的心靈,與此同時,也無時無刻地向後人發出深刻的疑問。

史記十句話經典(史家之絕唱史記)4

但最終慶幸的是,司馬遷還是選擇了艱難地生,中華民族因此才得以增添一部可以引以為自豪的曆史文學傑作,中華民族的早期曆史也因此有了大緻可以确認的輪廓。我們可以認為,經此一役,司馬遷已經完全經受住了生與死輪回的考驗。因此他的生死觀不僅是靈與肉的不斷碰撞的結晶,也是維護人格尊嚴與追求永恒不朽的偉大結晶。

史記十句話經典(史家之絕唱史記)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