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開始,我們來聊《三十六計》,上兩期分了多章篇幅聊了三國話題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話題,各位看官可以幫忙點下關注到主頁看下,記得幫忙點贊啊!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争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産。
為了便于我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的每一計取一個字,組成了一首詩: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屍,擊魏連伐虢。全詩除了檀公策外,每個字都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
今天我們來聊《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無中生有。
原文:诳也,非诳也,實其所诳也。少陰,太陰,太陽。
翻譯:人為的制造假相,用假象欺騙敵人,但并不是完全弄虛作假,而是用假象為手段,巧妙地由假變真,由虛變實,以各種假象掩蓋真相,造成敵人的錯覺,然後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這就是《易》經中所說的少陰、太陰、太陽互相轉化的道理。
此計出處:此計名稱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此計闡釋:
無中生有,這個“無”,指的是“假”和“虛”;這個“有”,指的是“真”和“實”。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生,虛實互換,擾亂敵人,造成敵人判斷失誤和行動失誤。而空虛假象本身不能戰勝敵人,隻能用來迷惑敵人,擾亂敵方的判斷,為我方的真實行為做掩蓋,然後出其不意給予緻命一擊。
此計可分解為三步,第一,向敵人示假,讓敵人信以為真;第二,讓敵人識破我們,從而掉以輕心;第三,我方變假為真,讓敵人繼續誤以為假。這樣,敵人的思維就被我方擾亂了,主動權就在我方手上。
古代一般離間别人都喜歡用無中生有這一計,亂捏造事實,故意引導雙方向不好的一面猜忌對方。連三國名士徐庶,這麼足智多謀的人,都吃了無中生有的大虧。
現在無中生有更多的是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憑空捏造事實。在人際交往和辦公職場中,無中生有的現象太多了,這也是一件相當令人讨厭的事,但小人用此計卻屢屢奏效。背後說壞話,添油加醋,捏造事實,诋毀别人,故意引導别人往不好的方向去評價一個人,這些都是喜歡無中生有的人慣用的計量。有時候一件影響很不好的事情,隻要别有用心的人無中生有說一句與誰誰誰有關,這時候當事人要做多少解釋和證明才能洗脫嫌疑。所以,我覺得用這一計确實太惡心了。被别人無中生有用在自己身上,那真比吃了一隻蒼蠅還讓人惡心的。
三國演義之無中生有經典案例:
程昱無中生有诳徐庶,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三國名士徐庶雖然足智多謀,但也吃了無中生有的大虧。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劉備在得到徐庶的相助下,接連數次打敗曹軍大将曹仁,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并且奪得樊城。
曹仁與副将李典逃回許昌後,見了曹操,哭拜請罪,并詳細的跟曹操講述了被劉備打敗的全部過程。曹操說:“勝敗乃兵家之常事,但不知是什麼人在為劉備出謀劃策?”曹仁說是單福。謀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單福,而是颍州徐庶。單福是其假托之名。”并告訴曹操,徐庶的才能要高于自己十倍。曹操不禁感歎,賢能之士輔助了劉備,要是劉備的羽翼豐滿了那可怎麼辦。
程昱說道,徐庶雖然在劉備那裡,但可以幫曹操把徐庶招來。而程昱正是用了無中生有這一計謀把徐庶騙來許都。
原來,徐庶為人至孝,幼年喪父,家中隻有老母親,而其弟徐康早年身亡,徐母無人奉養;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母親接到許昌來,然後讓她寫信招徐庶歸來。但沒想到徐母剛毅過人,不欣賞曹操,還大罵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險些被曹操所害。
程昱勸阻曹操不殺徐母,自己用感情聯絡徐母騙取她的手迹,然後仿造徐母的手迹向徐庶寫了一封家書,派一名心腹之人,拿着書信,去新野見徐庶。 果然,徐庶見信之後,淚如泉湧,當即去見劉備,希望能讓他回去見母。
劉備當然割舍不得,但也不便勉強相留。過了數天之後,二人隻好灑淚相别,聰明一世足智多謀的徐庶居然就這樣糊裡糊塗地被程昱無中生有騙到了曹營。
最後真相大白,徐母憤而懸粱自盡,徐庶自知被騙,故而深恨曹操,自己也不願為曹操設一謀,又無臉面再回到劉備處,隻能“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做了個滿腹才華的隐士,大隐隐于朝。
喜歡的朋友可關注下我,記得幫忙點個贊,我會定期不斷更新文章!已更新很多文章了,喜歡的朋友可進入我的主頁翻樓看下其他文章的講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