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漢高祖劉邦的排序方法,西漢有三傑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張良為首,其次是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的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是韓信。但是奇怪就奇怪在這裡:漢三傑中被劉邦第一個提出表揚的張良,封地最小那是因為他不計較名利,可以理解。讓人不能理解的是蕭何韓信都有确切的病卒或被殺時間,偏偏是留侯張良啥時候沒的,出現了兩種說法,并且有人根據史料中的記載懷疑是呂後謀殺了張良。
這兩本一直被認為最有史料價值的史書,分别是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會高帝崩,呂後德(感激)留侯,乃彊(這裡我們似乎可以理解為強勸、強迫)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這裡似乎可以理解為勉強)聽而食。後八年卒。
《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的這段記載,隻有三個字不同:學辟谷變成了學道,後八年變成了後六年,這樣張良的消失時間就兩岔了——班固作《漢書》,很多地方都全文引用《史記》,偏偏在張良的消失時間上做了改動,要是沒有确鑿的證據或者有意為之,是不會出現這麼明顯的差異的。那麼張良到底是不是被呂後謀害,班固更改時間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咱們抽絲剝繭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張良之死”跟呂後到底有沒有關系。無論是《史記》還是《漢書》,都一口咬定呂後在張良之死的過程中起了推動作用:讓一個清修之人喝酒吃肉,這不是關心而是催命。那麼呂後有沒有謀害張良的動機呢?答案是有,雖然張良曾經出謀劃策保護太子劉盈,并讓商山四皓出山站腳助威——僅憑呂澤的面子,還真請不來這四個老隐士。但也正因為如此,張良成了呂後最忌憚的人物:陳平是個老滑頭(張良的的兒子是個小滑頭,似乎比陳平還狡猾,小張狡猾的背後有老張的影子),早已向呂後納了投名狀;蕭規曹随的兩個主要人物,蕭何早卒,曹參無為;周勃一勇之夫,未必能打得過樊哙。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後人詩中稱贊的漢初謀略第一人,就是張良張子房。有張良在,呂氏就很難專權——我能捧得起你,也能把你拉下來。張良的智謀讓呂後如芒刺在背,所以告訴張良“人生如白駒過隙”,未嘗沒有“及時行樂,早死早消停”的意思。
但是以張良的智謀,會被呂後算計死嗎?當然不會,西漢東漢交替之間,這個謎底才算徹底揭開:張良隻是消失了,要是能被呂後算計死,也就不配被稱為“謀聖”了。我們知道,古代四大謀聖,張良是與姜子牙、鬼谷子、範蠡齊名的。而張良最後可能比範蠡的結局還好,身邊雖然沒有美女西施,但是可以有仙人赤松子。張良隻是消失而非病卒,這一點被赤眉軍的一次盜墓行動證明了——赤眉軍掘開龍首原古墓後呆住了:裡邊怎麼隻有一個枕頭兩本書,人呢?
赤眉軍就不用多介紹了,知道王莽和劉秀的讀者都知道赤眉軍。就是這夥赤眉軍,挖開了張良在龍首原的墓葬——估計是為了尋找張良留下的定國安邦之策。最後赤眉軍如願以償了:得到了一篇《素書》和幾章《兵略》。劉盆子得到這些東西,足以幹掉王莽,但是卻不足以跟劉秀争奪天下。赤眉軍在張良的墓葬中除了這些殘缺不全的兵書戰略,還發現了一個枕頭,而張良本人的身體呢?對不起,一點遺存都沒有。
這就證明了一件事:所謂張良病卒,根本就是金蟬脫殼之計,所以班固在《漢書》中留下了一個扣子:你說八年後,我說六年後,反正都不對,差上兩年也無所謂,說不定後人能從這差異中發現真相呢!
關于張良最後的去向,有不同說法,但是“子不語怪力亂神”,那些說法不可以放在曆史稿子裡,就留給讀者諸君讨論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