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9世紀歐洲崛起的兩個曆史事件

19世紀歐洲崛起的兩個曆史事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7:39:05

19世紀歐洲崛起的兩個曆史事件(中世紀發生的這場劇變)1

中世紀的歐洲,羅馬教會和教民的關系,就好像是世俗政府和百姓的關系一樣:

基督徒如果想獲得上帝的祝福必須通過教會,其過程就像在政府部門辦手續一樣:要遵守教會的一切規定;要上繳足夠的款項;要完成一系列的手續和儀式。

基督徒的願望是洗刷自己的罪惡,成為“義人”。羅馬教會看重信徒是否遵守律法、納稅、履行儀式這些外在的行為,認為這些外在行為是信徒成為“義人”的關鍵,這種觀點在神學上被稱為“因行稱義”。

在這個時代的基督教會裡,許多人熱衷于賺錢斂财。因為很多教士原本就是世俗貴族,他們把奢靡之風也帶了過來,以至于作家伊拉斯谟說過一句著名的名言:“許多男、女修道院與公共妓院無甚差異。”

雖然在虔誠的信仰下,依然有許多教士堅持清貧生活。但總體說來宗教儀式越來越奢華,許多錢花在了興修富麗堂皇的教堂上,而這些巨大的耗費,唯一的來源毫無疑問隻能是從教徒身上搜刮了。畢竟在當時教會有無上的權力,于是就出台了一系列增加收入的辦法。

比如《聖經》裡提到,教徒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獻出來。于是教會便理直氣壯地制定了“什一稅”,規定歐洲百姓十分之一的收入都要上繳給教會。當各種主教或者修道院院長去世以後,他們的私人财産也歸教皇所有。另外還有名目繁多的稅費,以至于後來教會的稅收遠超政府。比如1252年,英格蘭全國貢獻給教皇的财産是貢獻給皇室的三倍。

并且在中世紀,百姓将遺産的一部分捐給教會本來就是世俗習慣。而且那時候除了神父外很少有人會寫字,所以遺囑多是神父代寫的。後來教皇又幹脆下令,隻有神父在場,所立的遺囑才有效,這樣教會就進一步壟斷了立遺囑這一重要的環節。在神父的勸導下,不少百姓在臨終前都會把全部遺産都贈給了教會。

教會還制定了大量的禁令,從怎麼能當貴族,皇帝到平民又該怎麼結婚等等幾乎無所不包。而更妙的是,同時教皇又有赦免一切禁令的權力。于是這也變成了牟取暴利的手段。在曆史上,常把大量公開賣官的現象作為政權沒落的重要标志,而此時的歐洲教會也開始這樣幹了。

正是因為這些措施搞得教會銅臭味兒實在是太重,以至于教皇庇護二世在即位前都說:在羅馬,一切都有行情出賣,沒有錢便辦不通。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馬丁・路德出現了。

馬丁・路德是一個純粹的知識分子,他畢業于神學院,擁有神學博士學位。這樣的工作,需要他進行大量思考,而一旦開始思考就必然有所懷疑。隻不過一般的學者,懷疑的對象是經院哲學家們提出的論題,而馬丁・路德卻偏偏要去懷疑羅馬教皇的權威。

馬丁・路德在閱讀《聖經》中的保羅書信時,發現保羅所持的是“因信稱義”的觀點。

“因信稱義”的意思就是說,真心相信上帝,就可以成為“義人”。

說白了,羅馬教會認為,外在的行為很重要。而馬丁・路德卻認為,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行為更重要。隻要内心真誠信仰上帝就能得救;而是否遵守羅馬教會的規定,是否上繳稅款,是否完成昂貴的宗教儀式,這些都不重要。

顯然,馬丁・路德的觀點是羅馬教會不能容忍的。這就好比今天有人宣稱,隻要内心愛國,是不是守法、是不是繳稅都不重要——你說哪個政府能容忍這種觀點?

所以當馬丁・路德的觀點開始傳播之後,羅馬教會如臨大敵,一心想要幹掉馬丁・路德。

教會本以為憑借自己的勢力,這場鬥争自己會穩操勝券。但是萬萬沒想到,先是造紙術從中國傳了進來,之後又出現了一個叫古騰堡的德國人。

古騰堡在曆史留名,和宗教沒有關系。他最有名的做了一件事:發明改進了快捷的活字印刷術,導緻在那個書籍本來無比珍貴的時代,書籍的制作成本直線下降。

于是很快,書籍由極其昂貴的奢侈品不再是貴重物品,普通老百姓也能買得起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教會再也攔不住普通人閱讀《聖經》了。馬丁・路德攻擊羅馬教會的檄文也可以在大衆中快速傳播,而不是像之前的先驅一樣,隻能廣場上匆匆作幾次口頭演講,然後就被教會扔到火刑架上。

也正因為有了印刷術,歐洲人才有了衆多嶄新的思想,有了哲學的複興,有了科學的崛起,有了現代文明的一切:思想自由、理性、懷疑精神、科學、光明的未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不是馬丁・路德改變了曆史,而是古騰堡成就了馬丁・路德,是印刷術改變了一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