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師德師風教育?來源:光明日報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并強調,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在新時代,立德樹人就是要求教育要堅定不移地指向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要責無旁貸地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證,是确保教師“為誰培養人”的前提和基礎,更是保證教師自覺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立德樹人師德師風教育?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光明日報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并強調,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在新時代,立德樹人就是要求教育要堅定不移地指向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要責無旁貸地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證,是确保教師“為誰培養人”的前提和基礎,更是保證教師自覺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
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鑄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信仰。指出:“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好老師的理想信念應該以這一要求為基準。”同時強調:“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教育信仰是教師在職業實踐中自身信仰與職業信仰的統一體,是教師在不斷增強教育理解、深化教育情感、提升教育境界的基礎上産生的信念升華,更是對自身所承擔使命的最高要求。正确的教育信仰是教師在多元文化交融、多種思潮湧動、多樣價值并存的社會境域下,堅守職業道德、永葆職業操守的保障。新時代是中國由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的新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教師肩負着推進建設教育強國的重任,新時代的教育信仰要求教師必須以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着眼點,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将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四個統一”,為莘莘學子把好人生的“總開關”,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為實現大學生的青春夢與中國夢貢獻智慧與力量。
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情操。教育情操是高校教師在從事本職工作中所體現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它不僅是教師個人形象與學校聲譽的反映,更深刻地影響着大學生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大學生“立德”起到榜樣示範作用,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核心要求。《禮記·文王世子》中說:“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教師隻有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因此高校教師要堅持親身示範,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貫穿于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一個有教育情操的好老師,應當不斷用精神食糧涵養心靈、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在自我修養的提升中實現自身的道德追求;應當把“敬業愛生”作為自身工作的準則,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強化師德修養的自覺性;應當堅持不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美德,以高尚純粹的品格、知行合一的精神、淵博紮實的學識等引領學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應當具備教育情操轉化的能力,在實踐層面形成國家與個人、倫理與生活、抽象與具體等之間轉換的方式,為發揮師德師風的示範引領作用提供可操作的踐行路徑。
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規範。教師的行為基于教師教育信仰和教育情操,由内而外展現,最終體現在教師的專業态度和教育教學行為上。從教師行為的特征來看,示範性貫穿教師教育人、培養人全過程,是教師行為的核心特征,能夠産生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體現着立德樹人在行為規範層面的本質要求。教師行為是可塑的、動态的,也是需要規範的。教師的行為規範是衡量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成效的标尺,也是高校精神、文化與價值觀的反映。高校教育規範形成的過程,就是以現實中存在的瓶頸性問題為對照,通過針對性、規範性和引導性措施的制定和良性運轉機制的确立,引導教師自覺履行崗位職責,并促使教師完成從遵守規範到自覺提升的過程性轉變,督促并鼓勵教師在工作中将職業道德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做到思想與行為相一緻。在具體實踐中,高校應嚴格落實教師行為規範建設制度,要求和規範廣大教師恪守底線意識,有效防止師德失範行為。一個有教育規範的好教師,在科研上應努力鑽研,追求卓越,恪守學術規範;在教學上應全心投入,因材施教,精益求精;在行為上應實事求是、作風優良、舉止文明;在交往上應誠實守信、謙遜樂觀、遵紀守法、真誠待人。這些具體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現,将會對大學生的言行舉止、學業發展、能力養成、視野格局等方面産生深遠影響。(作者:常青、李力,分别系東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講師;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高校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協同機制研究》〔17YJA710002〕的階段性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