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克己複禮全篇

論語克己複禮全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9:09:03

論語克己複禮全篇(論語選讀之克己複禮)1

《克己複禮》

一、【課文梳理

1.“仁”是什麼?

顔淵問仁章(12.1)—— 克己複禮為仁(“禮”即“仁”,“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

2.“禮”是什麼?

周監于二代章(3.14)——周禮(周代的禮儀制度)

甚矣吾衰也章(7.5)——極力推崇“周禮”

3.為什麼要恢複“周禮”?(因為當前禮崩樂壞)

八佾舞于庭章(3.1)——痛斥僭越天子禮儀

觚不觚章(6.25)——感歎禮崩樂壞

天下有道章(16.2)——暗示天下無道

衛君待子而為政章(13.3)——說明名不正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章(12.11)——暗示等級制度破壞

4.如何恢複“周禮”?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章(12.11)——嚴明等級制度

其為人也孝弟章(1.2)——要求為人孝弟(“孝弟”是“仁之本”)

(“孝”什麼?如何做到“孝”?)

子夏問孝章(2.8)——不僅能“服其勞”“先生馔”(基礎),更能保持“色”(“心”敬)

三年之喪章(17.21)——強調“心安”(外在禮儀通過内心情感來實現)

禮雲禮雲章(17.11)——強調“禮樂”不在外在,(而在内心)。

人而不仁章(3.3)——強調内心情感是外在形式的禮樂的基礎。

5.“禮”與“仁”是什麼關系?

(“禮”與“仁”是通過什麼聯系起來的?)

其為人也孝弟章(1.2)——要求為人孝弟(“孝弟”是“仁之本”)

6.“孝”與“禮”是什麼關系?(請探讨)

說明

1.“禮”不僅是具體的禮節儀式,而且包括古代社會一系列制度以及相關的宗教、政治、倫理等思想觀念。

2.孔子納“仁”入“禮”,提出“仁”“禮”結合的主張,在“禮崩樂壞”的當時,具有創新意義。

3.“禮”和“樂”有着密切的關系。孔子常把兩者相提并論。因為“禮”和“樂”是相輔相成的,音樂、舞蹈能起到感化人的作用。“禮”有了“樂”的配合,才能有效地發揮陶冶性情、協調社會關系的功能。

二、【回顧整理】

★默寫課文相關語錄

(1)顔淵問仁。子曰:“ 。一日克己複禮,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 ,非禮勿言, 。”顔淵曰:“回雖不敏, 。”

(2)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 ?”

(3)天下有道, ;天下無道, 。自諸侯出,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

(4)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将奚先?”子曰:“ !”子路曰:“有是哉,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阙如也。名不正, , ; ,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概括孔子提出“克己複禮”的原因。

答:“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禮與夏商之禮相比較,是相當完美的;當時禮崩樂壞,出現了“八佾舞于庭”、“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等不合禮制的情況。

★如何理解“克己複禮”的内涵?

所謂克己,就是克制、約束自己,按“禮”行事。“禮”是用以區别尊卑貴賤的社會制度及與之相應的禮節儀式。“複禮”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同時這需要有仁德之心為内核。而這仁德之心,首在“孝弟”。這樣社會才能有序,天下才能太平。齊景公、宰我皆非此屬。

★試從第一課《為政以德》中找出“名不正”的事例。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哀公在“年饑”時二“猶不足”;“羿善射,奡蕩舟。”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都是君不守君禮,臣不守臣禮的行為。

三、【課内探究】

(一)知識梳理

1 “仁” 與“禮”

仁是禮的内核,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孔子的禮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的禮,不但講制度、講規範,還要講帶着仁愛之心去執行這些規範;孔子的仁是禮指導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為前提和目的的仁愛,不是無差别的兼愛、博愛。對統治者來說,要實行仁政;對個人來說,要以仁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出發點和準則。

2.“仁”和“孝悌”

所謂孝弟(悌),就是尊尊親親,是宗法制度下的親情,又反過來為鞏固宗法制度服務。孝悌是仁的根本。

3.“正名”

正名是指糾正與禮樂制度的規定相違背的各種名分,為的是維護原先的等級制度。

4.“克己複禮”與“明天理、滅人欲”

克已複禮是約束自己的欲望和行為而回歸于禮,其目的和基礎是“仁”;“明天理,滅人欲”則是将克已複禮趕向了極端,無視人的存在,是無“仁”可言的。

5.“君君臣臣”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孔子講君臣父子關系時是兩面的,不但對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對君主和父輩也有制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在他看來,臣不臣、子不子的現象固然不能允許,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樣應反對。而宋儒則把君臣父子的關系片面化,把君權和父權絕對化,隻講臣子的義務,不講君父的責任。這種極端化的主張,把封建專制制度推向了極緻。

(二)合作探究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君子之處貧士,惠非難,不慢為難;惠焉而将之以慢,不得不受,是受慢也。使其受之,惟禮所安,惠之善也。(唐甄《潛書·善施》)

(1)第一則材料體現了孔子的孝道觀,孔子認為孝道第一是 ,這是屬于内心的;第二是态度,則是外形的色難。

(2)聯系第二則材料,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對“難”的理解。

【答案】

(1)恭敬

(2)對長輩的孝順要發自内心,對别人的贈與也要發自内心,而不是傲慢的施舍。發自内心的對别人的尊重這才是最難的。生活中,對長輩也好,對窮人也好,不應隻是物質的給予,更應是精神上的關懷。

(三)自主練習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論語·子路》)

②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罰。(《韓非子·二柄》)

③天下無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名不為指也。(公孫龍《指物論》)

1. 一、三兩則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

2. 分析一、二兩則材料中孔子、韓非子對于言行問題的不同見解。

【答案】(定)名分 名稱

【答案】孔子側重說言,強調言要行得通;認為不能馬虎對待自己的言語,要能夠說得清相應的名分,說出來還一定要行得通。韓非子側重說行,通過考察行是否和言統一來進行賞罰;認為功效符合職事,職事符合言論,就賞;功效不符合職事,職事不符合言論,就罰。

指物論

公孫龍

【原文】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非指者,天下無物,可謂指乎?指也者,天下之所無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為天下之所無,未可。

天下無指,而物不可謂指也。不可謂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天下無指而物不可謂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譯文】物無一不是由物的屬性來表現的,但是由物的屬性所表現的物,并不等同于物本身。如果世界上沒有物的屬性,物便無從表現起為物。物的屬性之所以區别于物,是因為如果世界上沒有物,哪還有什麼物的屬性呢?

物的屬性并不是世界上獨立存在的東西,而物卻是世界上客觀實在的東西。把不是獨立存在的物的屬性當作就是客觀實在的物,是不對的。

世界上如果沒有物的屬性,那末,物便無從表現,而物無從表現,便不能被認識。既然沒有物的屬性而物就不能被認識,那末,物就無一不是由物的屬性來表現而被認識的。

既然世界上沒有物的屬性,物便無從表現,那末世界上也就沒有不被物的屬性所表現的物,那末物就無一不由物的屬性所表現的了。由此可見,物無一不是由物的屬性來表現的物,并不等同于被表現的物本身。

【原文】

天下無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名不為指也。不為指而謂之指,是兼,不為指。以有不為指之無不為指,未可。

【譯文】世界上之所以沒有獨立存在的物的屬性,是因為物有各自的名稱,而物的名稱并不反映物的具體屬性。物的名稱雖不反映物的個性,但卻反映物的特定本質(共性)。物的共性并不等于物的個性,所以反映物之共性的名稱并不等于物的個性。“由于物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因此,以隻反映物的共性之“名”當作就是物本身是不對的。

【原文】

“指者天下之所兼”。天下無指者,物不可謂無指也;不可謂無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與物非指也。

使天下無物指,誰徑謂非指?天下無物,誰徑謂指?天下有指無物指,誰徑謂非指,徑謂無物非指?

且夫指固自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與為指?

【譯文】“指”是世界上各種事物兼而有之的共性。世界上雖然沒有離開物而獨立存在的共性,但物不能說沒有共性。既然物不能說沒有共性,也就是說沒有無共性的物。既然沒有無共性的物,那末,物就無一不具有共性。共性不同于個性,而個性是共性在具體事物中的表現。

假使世界上沒有個性,誰能說什麼與共性不同的東西?假使世界上沒有物,誰能說得上什麼共性?如果世界上隻有共性而沒有個性,誰能說得上什麼與共性不同的東西?又誰能說得上無倫何物都無不具有共性?

共性本來就不同于個性,「其所以稱為共性」,就在于共性并不局限于個别事物,并不以個别事物是否具有該屬性而轉移。

公孫龍(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字子秉,華夏族。東周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生于趙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名家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能言善辯,曾為平原君門客。他提出了“離堅白”、“白馬非馬”等命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3~4題。

①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顔淵》)

②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③且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君臣之際,非父子之親也,計數之所出也。君有道,則臣盡力而奸不生;無道,則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韓非子·難一》)

3. 根據上述材料,指出孔子和韓非子對“君臣”關系的不同理解。(3分)

孔子認為君臣要講求“君臣有禮”,君臣要各安其位,君對臣以禮相待,臣對君以忠相報。(2分)韓非子認為君臣之間是利害關系。(1分)

4. 結合材料内容,簡要談談你對儒家或法家“君臣”關系的認識。(3分)

示例一:儒家認為,君臣關系是對等的。君臣雙方都應該恪守自己的本分,彼此之間應以“禮”相待。儒家的觀點強調道德永遠是雙方的,沒有單向的權利或義務。這種思想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對當今建立和諧的官民關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示例二:法家認為,君臣之間是利益關系。臣子對君主盡死力,是因為可以從君主那裡換來相應的爵位和俸祿。君主有正确的治國原則,臣子才會真正盡力,反之,則會去謀取私利。這一觀點有失偏頗,畢竟人和人之間,人和國家之間,除了利益關系之外,還有人情。

讀下面的材料,完成5—6題。

(一)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論語.陽貨》

(二)

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之喪,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 《荀子.禮論》

5.根據上述材料,分析孔子和荀子對“三年之喪”看法的異同。(3分)

答案:孔子和荀子都認為“三年之喪”是相應内心情感的外在(或者應該堅持的)禮節(1分)孔子強調“三年之喪”是對父母的感念和愛的回報,是仁的表現。荀子認為“三年之喪”,是父母去世所帶來的感情創傷和痛苦太深,需要這麼長時間愈合,是極為悲痛的外在表現。(2分)

6.孔子認為守喪要 “三年”,而宰予認為隻要“一年”,你認同誰?請結合孔子他們所處的時代談談看法。(3分)

答案:(1)認同孔子。孔子的主張基于仁義原則。兒女需要回報父母的恩德,三年的喪禮正是回報的一種體現。孔子的時代禮崩樂壞,一些有着積極意義的舊禮正在遭遇各方面的挑戰,這樣的時代需要捍衛舊禮,借以避免道德的全面淪喪。禮對于仁心的養成有着重要的意義,守喪三年既以孝心為前提,也能增進孝心;而孝悌是人之本,有助于道德修養的全面提升。(第一點從文本中尋找答案,第二三點從時代因素尋找答案,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到滿分) (2)認同宰予。宰予的說法基于對天道的考慮。“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人間的喪禮應該順應天道,做到天人合一。宰予的看法是與時俱進的正确選擇。孔子的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難以恪守三年這樣漫長的喪禮,宰予對于三年喪禮的挑戰反映了時代變革的聲音,應當得到認同。喪禮隻是一種形式,孝心才是内核。如果人們内心已經抵觸漫長的喪禮,那麼孔子堅持守喪三年古禮的訓誡,或者被人丢棄,或者培養出陽奉陰違的僞君子。(第一點從文本中尋找答案,第二三點從時代因素尋找答案,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到滿分)

【2018浙江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2個小題。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論語·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論語·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華。②使:假使。

21. 第一則材料中“夢見周公”的含義是什麼?

“夢見周公”表明孔子對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關注:注釋

22. 概括第二則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①主旨在于說明德、才的關系,孔子強調德重于才。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極言其才幹之優異:“驕”“吝”則是惡劣的品質。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華出衆也不足稱道。

(四)遷移拓展

有子認為為人孝弟就“不好作亂”,你對此是如何看待的?

答:①儒家的這種觀點有其合理性:每個人都要孝順父母,這既是儒家為人的根本,也應是我們為人的根本。孝順父母,不盲目頂撞父母的人往往在社會上也能比較自覺地遵守社會秩序。很難想象,從不把父母的話當回事的人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從這個角度來說,為人孝弟就“不好作亂”這一觀點是有其正确性的。②但是,從有子的話來看,這裡的孝順實則包括了無條件的服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作為父母也不一定全都是正确的,對這一點,我們應清晰地看到。我們對父母的孝順主要着眼于道德層面,而非每字每句都必須無條件地聽從。③另外,家國并不必然地聯系在一起。秦桧、洪承疇都是有名的孝子,但他們都沒有忠于自己的朝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