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曲靖日報-曲靖新聞網
“我出去旅遊一圈回來也就半個月的時間,怎麼我們的小區大變樣了,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我們原來住的那個小區!”10月20日,麒麟區建甯街道車站社區利台毛紡廠小區的楊大姐激動地對記者說。建于1993年的沾益利台毛紡廠職工生活區從該廠解散後,成為典型的“三不管”老舊小區,小區狹長的隧道兩邊牆上經常掉下來陳舊的渣土;樹葉、垃圾遍布小區各個角落讓人難以忍受;随地大小便的寵物無人管理;鄰裡之間常為一些瑣事争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讓很多住戶苦惱不已,這樣的老舊小區住在裡面鬧心,不住在裡面讓人焦心。而最近,利台毛紡廠小區變了,住進去讓人舒心,大家走出來說的都是這裡的點滴變化。
開車從麒麟花園到利台毛紡廠小區大概十來分鐘的路程,記者來到小區門口正好看見垃圾清運車剛剛從小區裡開出來将生活垃圾清運出去,保安王大哥走出保安室正拿着清掃工具清理牆角的垃圾;原來斑駁的牆壁變得規整而幹淨,淡黃色的牆壁上張貼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的宣傳标語和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的剪影;另一邊,十幾輛電動車整齊的排列着正在剛安裝好的充電裝置上充電,鄰裡之間再不會因為電動車充電問題而産生矛盾;規劃好的車位按照箭頭所指方向規範停泊,誰也不好意思像以前一樣“橫七豎八”的停車了;再往小區中心走,一行行弘揚好家風的标語在紅色磚牆上讓人眼前一亮,有帶着孩子路過這裡的大人還會指着牆上的字告訴孩子标語背後的含義;原來的柴棚不見了、原來的雜物堆放間拆了、原來到處亂放的廢舊物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統一的晾曬區和學習亭。
“規整了、清爽了、環境好了、心情舒暢了……”記者在走訪該小區時,大家都對這些變化贊不絕口。而這樣的變化并非一帆風順,建甯街道車站社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着重對小區的環境衛生、雜物堆放、“兩違”建築、道路整平、停車泊位、綠植綠化、文娛活動、創文氛圍等八方面開展專項整治。拆違拆危100餘平,清理建築、生活垃圾100餘噸,粉刷牆面600餘平,增綠補綠2000餘株,污水管網修複10餘處。住戶的不理解、拆臨拆違的難度都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難度,但最終的變化卻讓這裡的住戶不禁豎起大拇指。“住戶能感受到這裡發生的點滴變化,由原來的不解變成拍手稱贊,我們的心裡暖暖的,幹勁兒也越來越足了!”建甯街道相關負責人聽到大家暢談變化後說。
“路面再平整些就更好了,物業管理再規範些就好了,一戶一表是我們的期盼……”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着自己對小區未來的期盼。“小區的‘面子’越來越靓麗了,‘裡子’也不能落下,“裡子”是讓提升改造好的小區良性發展的關鍵。”建甯街道相關負責人談到老舊小區管理時說。在為小區規範設置晾衣棚、單車棚、老年人活動亭、施劃車位,安裝門禁系統的同時,社區也積極引導小區成立自治小組,制定小區自治管理公約,充分調動小區内的居民參與住宅小區管理和社區事務,實現老舊小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現在,走進每一棟單元門門口都可以看見網格化便民服務牌、樓道公約、居民公約、網格長及單元長工作職責,網格化規範管理讓小區的“裡子”底氣更足。
即将離開利台毛紡廠小區時,記者恰好遇到要到該小區購房置業的王大姐,她對小區的内部環境表示滿意,正在與房東洽談購買事宜,家住六盤水的她想在這個小區給自己安個家。住在該小區二十多年的陳潤仙剛好路過聽見王大姐的打算後不禁感歎:“在小區改造提升前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畢竟沒人願意在又髒又差的老舊小區買房置業,環境變好了,小區的吸引力也大了!”
(作者:本報記者楊帆文/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