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我找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一篇咬文嚼字,但年份已久,作者已不可考,不知道能不能借着這次發文機會,讓大家共賞一下這篇文章,順便找找當年的作者呢?
原文如下:
對于“擋”與“檔”兩個字,我一直并沒有給以太多的重視,按照一些《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簡單地以為與機械裝置有關的應該用“擋”,如:擋位、空擋、倒擋、挂擋、排擋;而有關“檔”的詞語主要有:檔案、排檔、檔次。但是經過一番查閱研究,發現“擋”/“檔”位之争其實并不簡單。
用“擋”字的主要資料
1、《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第五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596,1016。——擋位,排擋,換擋,dang 三聲。
用“檔”字主要資料
1、《辭海》,辭海編輯委員會,1999年版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845,2301.——挂檔、檔位、倒檔。
2、《機械工程主題詞表》,第一機械工業部技術情報所,北京:1979:11——變速器“換檔”機構,自動動力“換檔”機構,“換檔”變速裝置。
3、《汽車技術詞典》,邬惠樂,張洪欣,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3.——檔位,換檔,排檔。
4、《汽車變速器和變速驅動橋》,(美)J.厄爾賈維克著,林海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8——檔位,換檔,排檔,空檔,挂檔。
5、《國産汽車技術性能手冊》,長春汽車研究所,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8——檔位,換檔,排檔,空檔,挂檔。
6、《汽車試驗技術手冊》,長春汽車研究所,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長春:1993.8
7、《工程機械底盤理論與性能》,李太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6
8、《工程機械底盤構造與設計》,同濟大學,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9.3
9、《英漢科技大詞典》,吳光華,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9.
10、《英漢科學技術詞典》縮印本,清華大學外語系,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1.9
同時收錄“擋”/“檔”的資料
1、《現代漢語詞表》,劉源,北京:中國标準出版社,1984:463,794——795.——排擋,未見排檔;而換擋和換檔同時收錄。
2、《汽車标準彙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标準化研究所,張慧媛,秦萬用編,2001年版本中用“擋”(天津),而2000年(長春)、2002年(天津)與2003年中均用“檔”。注:此資料來自我們實驗室。
3、《鐵道科技名詞》,鐵道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97-164.換檔,換擋,空擋,空檔四詞語存在。
4、搜狗拼音輸入法中,輸入字的讀音則“換擋”與“換檔”、“擋位”與“檔位”、“二擋”與“二檔”、“排擋”與“排檔”等等詞語同時出現,我一直習慣用“擋”,今天輸入文字的時候突然發現這一奇怪現象,兩個字居然可以互換使用。
兩字使用情況小結
1、《漢語詞典》等一類現代漢語詞典書、近年車輛專業教科書和期刊、雜志大多用“擋”;
2、《辭海》和汽車、工程類專業科技詞典,技術手冊、行業标準,早期車輛專業教材等大多數用“檔”;
3、部分漢語詞表、汽車标準手冊和教科書等同時用“擋”和“檔”;
目前,對于這兩個字的用法還沒有一個标準,沒有達成一緻,但是在近年來出版的書籍資料中發現“擋”字的用法越來越頻繁,逐漸占據主導優勢!
哪個用法更合理?
“擋”僅有動詞含義,意思是阻擋,抵擋,遮蔽,并沒有名詞用法,而且該詞在古代漢語中早已存在,封建社會的中國基本上沒有汽車工業,所以“擋”字不可能用在機械變速傳動裝置上。而“檔”很可能是泊來品,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晚,當汽車機械變速技術傳到我國時,為了表達檔位,空檔,倒檔等技術新概念,所以才第一次引入“檔”字,因此,“檔”字産生不過百十年,并且這一觀點有着很多合理的解釋。
我比較認同這種看法,首先:早期汽車專業書籍中較多地用“檔”,因為文字源于實踐,近代科技類詞彙更是如此,所以很可能檔位、排檔等詞彙後來才被收錄在《辭海》裡。其次,從所查閱的文獻中發現,“檔”字得到早期甚至至今汽車專業業内人士的普遍認可;再次,“擋”為動詞,而“檔”有物品種類,檔次、等級、水平等意思。
變速器傳動裝置時由一排或多排齒輪組成的箱型裝置,故稱為變速箱或“排檔”,變速裝置不同齒輪對組合形成不同的速比,依次調節速度。因而将不同速度水平位置成為“檔位”,1檔、2檔等顯然有等級和水平的意思,很符合“檔”的意思,所以我認為“擋”是後來人的誤寫。
近年來,“擋”字的使用率越來越頻繁,并逐漸超過了“檔”,原因很可能是:“檔”和“擋”相比使用頻率相對來說比較低,對于我們來說比較陌生;而與“擋”有關的詞語,如抵擋,阻擋,擋風遮雨等詞語的使用頻率都比較高,因此對于我們來說相對熟悉;而随着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汽車也越來越熟悉,汽車逐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各種汽車專業相關的技術術語也不斷向我們襲來,我們也越來越多地談論汽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當越來越多的非專業汽車人士在用“檔位”“挂檔”等專業術語時,因為對“擋”字更熟悉,而不知道還有一個“檔”字,所以将“檔”字誤寫為“擋”,我想也許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汽車專業領域還有個“檔”字,後來用的人多了,“擋”自然就占了上風。當然,這是我的猜想!
魯迅說:路本來是沒有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同樣,“擋位”本來是沒有的,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擋位”。作為一名汽車專業的研究生,我建議還是用“檔”合理些。
一堵牆如果經常被人翻越說明該處需要一扇門。所以,我想對于一些漢字的用法,相關部門還是要給出一個标準,不至于造成混亂。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不對之處,請多批評指正!
輪到你說:你贊同這種說法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