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絕下面站着兩個人成語

一個絕下面站着兩個人成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5 09:30:52

一個絕下面站着兩個人成語(一個濟南人創造兩個成語)1

當疫情發生時,很多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戰場。但是你知道嗎?“請纓”一詞就來源于一個濟南人。在濟南的南大門,錦繡川、錦雲川、錦陽川三川彙流之處一個仲宮街道。仲宮原名古稱“終翁聚”,就是漢代外交家終軍故裡的意思。終軍,濟南人,少年好學,18歲便被選為博士弟子。漢武帝招納賢士,地方官便推薦終軍到京城長安受業。從内地到長安要過函谷關,守關的官吏看他是個年輕的書生,便扔給他一個帛制的通行證-“繻”,并告訴他,這是他将來返回入關的憑證。終軍聽後哈哈大笑:大丈夫志在四方,我既入關,不幹出一番事業,絕不回來。兩年後,終軍果然以國家使臣的身份,在出國途中又路過函谷關。終軍身佩陸離寶劍,手持皇帝賜的旌節,前呼後擁,威風凜凜。守官官員認出為首的使臣便是兩年前扔繻而去的年輕書生,不禁贊到;“這年輕人,果然有出息。”

一個絕下面站着兩個人成語(一個濟南人創造兩個成語)2

這就是形容少年立志、志向高遠的成語“終軍棄繻”的來曆。同樣是函谷關,老子乘牛紫氣東來留下《道德經》,終軍棄繻年少成名。孟嘗君隻能靠雞鳴狗盜逃出函谷關,王元丸泥可封函谷關。

有一次漢武帝狩獵獲白麟,一隻角而五蹄,然後又發現了一株奇怪的樹木,樹枝枝杈從旁邊生長,然後又長回來和主幹結合在一起。于是終軍上書漢武帝說:“野獸隻生長有一角,表明同本同源;衆枝杈内附,表明沒有外心。”并上書請漢武帝封禅泰山。這份奏折就說到了漢武帝的心裡。于是改年号元狩,首次封禅泰山。秦代時秦國将領趙佗在廣西一帶建立南越國。到漢武帝時期,南越國想與漢朝和親。漢武帝便派遣使臣出使南越。終軍自告奮勇說:“希望陛下給我一條長纓,我一定能縛住南越王,把他帶到長安宮阙下。”這就是成語“主動請纓”的典故來曆。終軍前往南越遊說越王,南越王聽了終軍的話,同意率領部衆内遷歸附漢朝。但是南越國丞相呂嘉不願歸附漢朝,造反殺害了南越國王和使臣終軍。終軍為促使國家統一而犧牲,時年20多歲,人稱“終童”。南越國也最終錯失和平統一的曆史機遇,最終被漢武帝派兵滅國。

一個絕下面站着兩個人成語(一個濟南人創造兩個成語)3

終軍像

這就是濟南人終軍,一位年僅20多歲就為國捐軀的外交家,一位像流星一樣劃過卻留下兩個成語典故的英雄少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