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端午俗語

端午俗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8 17:42:5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傳統節日。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關于端午節的習俗、忌諱和諺語有很多,今天要講的這句有關端午節的諺語,叫——“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節水”,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

俗話上半句所說的“七月半”,其實指的是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中元節與清明節、寒衣節被稱為“三大鬼節”,七月半這一天,人們認為陰氣極重,尤其是夜晚十二點,在神話傳說中,被認為是陰曹地府大開鬼門關的時刻。

當然,“鬼”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并不足以為信,而在許多俗話中,也認為“鬼”并不可怕,因為“人不犯鬼、鬼不犯人”、“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隻要内心坦蕩,充滿正氣,自然神鬼不敢侵犯,鬼并不可怕,因為世界上也沒有鬼,因此,俗話上半句道:“不怕七月半鬼”

端午俗語(俗話不怕七月半鬼)1

相對于虛無缥缈的鬼,端午節的“水”更加可怕,于是,有人便會問,端午節的“水”,指的是什麼水?很多人率先想到的是“午時水”,午時水是端午節所特有的,所謂的午時水,指的是端午節當天,正午時分的井水,坊間素有“打午時水”的習俗,如果往午時水中加入五谷,則是“五谷水”了,關于午時水的說法,流傳甚久,其起源已經久到無從考究了。

然而,這句俗話“就怕端午節水”中的水,并不是指午時水,而是指端午節下雨。

關于端午節下雨不好的俗話,也有很多,例如“端午晴遇豐年,端午雨淚漣漣”、“端午一日情,稻收多一成”、“五月端午雨生蟲,六月六日雨滅災”、“沒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端午有晴天,豐年錯不了”等等,那麼,為何古人會認為端午節下雨不好呢?

端午俗語(俗話不怕七月半鬼)2

衆所周知,古代是農耕社會,作物的收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天時物候,端午節下雨,并不符合農時。在古代的名酒制作時,有“端午踩曲”的講究,因為端午節是酒曲原料小麥收割的時節,北方收小麥,最忌諱的是下雨,因為雨水會讓小麥的杆變得不脆,鐮刀割小麥存在難度,反而晴天則沒有這個顧慮。

與此同時,如果南方端午下雨,則被認為梅雨季節提前了,而南方稻谷正處于生長期,需要的是陽光,而不是陰雨,同時,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端午時節下雨,對于很多在端午節收成的作為而言,保存存在難度,容易發黴,腐爛。

端午俗語(俗話不怕七月半鬼)3

以上,便是俗話“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節水”的解釋,可見,俗話中的說法,是非常接地氣,貼近古人的生活,對古人的日常生産生活,起到一定指導意義的。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并列,關于端午節的民俗、諺語,值得人們了解和傳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