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誰寫的名言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誰寫的名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08:20:50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

——《荀子·解蔽》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誰寫的名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1

以前我們在學校裡學習知識大多是為了升學就業、增長技能。成長之後很多人還是會自發去學習新知識,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增加自己的修養。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怎麼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鍛煉自己的洞察力呢?

第一個方法:解蔽。“解蔽”指的是解除認識上的蔽塞,以求獲得對“道”的認識。“解蔽”一說出自《荀子》。荀子認為,人的良好的道德行為乃是基于人心對“道”的認識,但人心時常受到自身的好惡、欲求及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形成片面的、狹隘的認識。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認識總是建立在自己的先驗知識之上,導緻我們的認識總是不可避免的飽含着主觀色彩。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道理。雖然說我們不能完全地摒棄主觀偏見,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練習、通過思考去打破更多思維裡的牆,讓自己的認知越來越寬廣。要解除人心所受到的遮蔽,就需要鍛煉心知“道”的能力,使心處于“虛壹而靜”的狀态。

“虛壹而靜”現在也經常當作一個成語來用,指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認識。其中,虛是指不使已收藏在心中的知識妨礙将要接受的東西;壹是指同時兼有的知識類目分明,彼此無礙;靜是不以虛妄而混亂的知識妨礙正常的心靈活動。如何做到“虛壹而靜”呢?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我們要讓自己的思想處于開放的狀态,願意去接受新思想、新知識,也就是“虛”,要是我們把自己的心門關得死死的,那什麼都進不去了。第二步就是要有專注力,也就是“壹”。由于現在的社會我們接受到的信息太多、太雜,我們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被分散,能夠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也就變得越來越困難。所以對于專注力的訓練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思想開放、擁有專注力還不夠,我們還需要“靜”。“虛壹而靜”,我們先要打開心門,保持虛心學習的狀态,然後專注集中,再然後要達到内心的平和、安甯,遠離俗世的紛擾。這樣才能實現“解蔽”,才能獲得對“道”的認識。

簡單的說,“解蔽”就是要消除偏見、全面地去認識事物。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裡,我們早就學過要全面認識事物、不要片面認識事物;從本質上去認識事物,而非隻從現象上去認識事物。“解蔽”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具體的方法。

雖然荀子提倡“解蔽”是為了讓人追尋大道,但其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都需要“解蔽”。人和人之間的差距不在于外貌、财富、學識,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洞察力。如果一個人能夠對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有比較全面的本質上的認識,他基本上可以做出相對明智的選擇;而有的人總是在糾結、總是在衡量,又總是在後悔,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對事物沒有一個全面而清晰的認識,很容易就随波逐流、人雲亦雲。修煉洞察力要從一點一滴的“解蔽”做起。

荀子提出的“虛壹而靜”也是很讓人向往的一種狀态。比如說在讀書或者聽課的時候,不是抱着已有的觀念去學習,而是能以心無一物這樣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事物,那麼你會完全地被知識所吸引,同時覺得心裡非常的踏實和滿足。

相對于“解蔽”,“親知”就更加的具體、可操作了。

“親知”在古漢語中有兩種常用的含義,一種是親身體驗所獲得的知識,另一種則是指親戚和知己。比如白居易就曾在《山中文月》一詩中寫道:“如歸舊鄉國,似對好親知。”,就是說月光總是伴随在左右,就好像回到了舊日的故鄉,又好像面對着關系很好的親戚和知己一樣。我們要來聊一聊的是第一種。指親身獲得的知識。“親知”是墨家提出的一種知識類别,同時也标志着一種認知方式。墨家認為,知識的獲取有三種方式,即“親知”“聞知”“說知”。《墨子·經說上》如此寫道:“知,傳受之,聞也。方不障,說也。身觀焉,親也。”意思是,比人傳授給你的知識,是聞知;不受空間限制而獲取的知識,就是說知;親身體驗得來的知識,就是親知。“聞之”是聽别人說的,所以難辨真僞;“說知”是通過推論、通過對已有知識二次加工獲得對新知識,所以不受空間的限制;“親知”指通過親身的觀察和經曆而認知事物,是一種直接的認知方式。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誰寫的名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2

“親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強調“親知”的重要性。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也是在說“親知”的重要。但是“親知”也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夠去親身體驗,比如我們對于古代的認識和對未來的認識,都是沒有辦法利用“親知”的方式的,隻能通過書本上的描述,或者通過已有的知識來進行推論。由于“親知”往往隻能知道一部分,“傳聞”又往往都不可靠,所以必須重視“說知”——依靠推理的方法來追求理性知識。墨子這三種區分知識的方法,對于我們正确認識事物做了明确 分析。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于認識論也有着非常卓越的貢獻。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誰寫的名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3

按照羅素的看法,我們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分成親知和描述兩種。哲學家陳嘉映在解釋羅素這兩種知識分類時舉例說道,“我到過北京,在那裡見過天安門,那麼我知道北京,知道天安門,知道天安門在北京,這些都是我的親知。你沒到過北京,但通過交談、讀書、照片,也知道北京,知道天安門,知道天安門在北京,但你的這些知識不是‘親知’,是通過描述知道的。這就是‘親知’和‘描述’的區别。”羅素的分類法和墨子也有着共通之處。但是墨子作為生活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古代,能對知識有着如此詳盡和系統的劃分,也着實很讓人驚歎了。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誰寫的名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4

哲學家陳嘉映

要全面地認識事物、學習知識,還是要把三種方法盡量結合起來。比如說學習曆史,我們更多的是從書本的描述中去獲得知識,但是“聞知”之後還可以去曆史遺迹親身感受一下當年的風采,或者去博物館裡參觀一下當時遺留下的物品。通過“親知”來進一步體會和鞏固“聞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聞知”和“親知”都是不夠的,最終還是要把“聞知”和“親知”結合起來,再通過思考和領悟得出“說知”,才是最經驗的知識。這就啟發我們以後還是要讀很多的書,也要去走很多的路,讀完走完還要去悟,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