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服務中心服務内容?退出鬧市 集中辦公 市區聯動 盤活資源,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市民服務中心服務内容?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退出鬧市 集中辦公 市區聯動 盤活資源
市委、市政府現在這幢行政辦公大樓建成于1993年,已使用20多年,建設規模無法容納現有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人員辦公,辦公大樓的設施、功能及信息化管理等都不能滿足現代行政服務需要。市人大、市政協在原來的老市委院子裡辦公。因此,經過充分考慮、反複醞釀,市委、市政府決定按照“退出鬧市、集中辦公、市區聯動、盤活資源”的思路,采取資産置換方式在八裡湖新區選址建設新市民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工程2011年9月開工建設,2014年6月竣工,總占地面積267畝,總建築面積17.77萬平方米,由主樓、代建樓和市民公園三部分組成。
建設市民服務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節約大量資源、盤活現有資産。按照“搬新房交舊房”的原則,實行集中辦公的所有單位原辦公場所的土地、房屋等資産一律劃轉給市國資委行政事業國有資産經營有限公司統一處置,可以有效盤活國有資産。市民服務中心項目建設資金主要來源為處置老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及市區原有80多家黨政機關、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等行政資産。
據統計,這次進駐市民服務中心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家機關等單位,共92家正處級單位及其下屬70家事業單位、3000餘人。其原辦公場所占地面積約332畝,可進行開發盤整的土地約290畝,預計将實現土地價值近15億元;房屋總建築面積為10.38萬平方米,根據實際情況,可劃轉建築總面積約為9.16萬平方米,估算價值約為9億元,共計可置換資金約24億元。二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辦事效率。可以極大地整合城市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複建設,降低行政成本,整體提升政府效能,同時也改變了服務環境。目前,有70餘家市直部門、單位分散在老城區各街道、社區,有的辦公用房破爛不堪,陰暗潮濕;有15家單位租用辦公場所,涉及工作人員約600人,如行政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群衆辦事機構,面積狹小、條件簡陋,影響了九江市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形象;還有的單位辦公用房已成為危房,如社聯、僑聯等單位。三是緩解交通壓力,改善老城區人居環境。随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九江老城區的承載力已經飽和,城市交通日益擁堵。行政辦公從中心城區遷出後,極大地緩解了老城區交通壓力,有利于改善老城區的人居環境。四是聚集人氣,帶動新區發展。市民服務中心建設在八裡湖新區,有利于帶動新區人氣,加快新區建設發展,為拉大城市框架做大九江奠定基礎。
為确保市民服務中心工程建設及使用符合上級有關規定,市委、市政府就市民服務中心項目的建設、整改和搬遷工作,分别向省委、省政府領導和中央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及省委活動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監察廳、省發改委、省機關事務局等有關部門進行了專題彙報。其中,先後按照省廉政辦、國家審計署提出的要求進行了整改。
對省廉政辦提出的要求進行了整改。按照2013年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根據省廉政辦檢查反映的問題,對市民服務中心工程進行了一系列整改。一是減少建設内容。一方面通過減少景觀柱,取消浮雕牆,改種本地一般樹種,庭院景觀改用簡單的鋪貼,辦公室牆紙改為白色乳膠漆,突出簡單實用風格;另一方面,辦公家具及電子設備等盡可能使用原有設備,做部分補充。二是調整使用面積。對不符合規定的辦公用房采取永久隔斷、增加人員方式減少人均面積,确保符合規定要求。三是增加入駐單位。将騰挪出的辦公用房用于增加入駐單位,新增加了市農業局、市文聯等單位,還增加了市衛計委、市文新廣電局辦公用房面積,特别是增加了行政服務中心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面積,達到2萬平方米,優化市民辦事環境,增加市民活動空間,方便市民辦事。
對國家審計署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整改。2014年8月∽11月,國家審計署土地專項審計延伸審計了市民服務中心項目,提出了超面積、超概算等方面的問題。我市對超面積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均達到了規定标準;超概算問題正在按程序進行調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