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多花黃精的特征特性及林下種植技術
_汪明德
黃精作為傳統中藥材,用途廣泛。 随着近年來黃精産品的深入研發, 黃精市場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黃精規模化人工栽培剛剛起步,大量野生黃精被采挖,導緻野生黃精資源受到嚴重破壞,面臨枯竭。黃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周期較長,根莖繁殖要 2~3 年才能供藥用,而且種子繁殖的生長周期長達5~6 年。 由于不斷采挖,黃精野生資源減少,産量也逐年降低。 因此,規模人工種植黃精對市場需求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但是,農業用地上規模人工種植的黃精質量不及野生質量好,導緻規模人工種植的黃精價格低于野生黃精價格,而農業用地規模人工種植的成本卻高于野生成本, 規模人工種植黃精的收益不佳,影響了人工種植黃精的發展。 随着黃精野生資源的不斷減少以及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人工種植黃精的前景仍非常可觀。
本文根據周邊地區種植黃精的生産實踐,對黃精種植技術進行了總結,提出了林下套種多花黃精的經濟模式,通過模拟野生多花黃精的生長環境,人工種植的多花黃精質量與野生多花黃精質量相當,不僅不占用農地,還能增加林農收入,值得推廣。 現将主要内容介紹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植物學特征
黃精是百合科黃精屬多種植物根莖的總稱。 中醫學認為,黃精味甘性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強筋骨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黃精在提高人體自身抵抗力、調節血糖血脂和美顔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功效 。 2015 年版《中國藥典》規定,作為黃精藥用的原生藥是黃精、多花黃精、滇黃精等 3 種黃精的根莖 。池州地區的野生黃精品種主要是多花黃精,黃精比較少。多花黃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為百合科黃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一般連珠狀或結節成塊,直徑 1~2 cm 。 葉互生,數十片;花序腋生,傘形;花被黃綠色;漿果黑色,直徑約 1 cm 。 花期 5 — 6 月,果期 8 — 10 月 。
1.2 生物學特性
多花黃精具有較強的适應性,多生于林下、山坡陰邊、溝谷溪邊或竹林下,在 pH 值為 6~7 的沙質土壤和腐殖質土壤中可較好生長 。 有研究表明,當林分郁閉度為 0.6~0.8 時, 多花黃精植株地上部生長狀況最佳,株高、地徑粗都高于林分郁閉度為 0.4~0.6 的,而地下部分生長狀況相反,說明适當的遮陰有利于多花黃精生長;當林分郁閉度 >0.8 時,多花黃精的生長狀況較差,說明過度郁閉不利于多花黃精的生長 。 耐陰性多花黃精野外主要分布在林下。 有研究表明,多花黃精在不同透光條件下葉綠素及大部分光合指标均表現明顯的差異,适當遮光可以提高其光合能力及光合結構的防禦能力,當透光率隻有 15%±5% 時,其存活率略低 。 當林分郁閉度在 0.8 以上時,多花黃精根莖生物量也會出現明顯降低的現象。 因此,适當的遮光有利于多花黃精生長,說明多花黃精具有耐陰性。
2 繁殖方式
多花黃精有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2 種繁殖方式。
2.1 無性繁殖
采用根莖栽培,選擇一至二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根莖,選取先端幼嫩部分, 2~3 節為 1 段,截成數段,每段有一個頂芽,稍加晾幹,于冬季或早春 3 月下旬前後栽種。 種植時将芽頭朝下平行放置,有利于種芽生根,産量可較常規栽種方法提高 10% 左右 。
2.2 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即采用種子繁殖, 8 月種子成熟後選取成熟飽滿的種子立即進行沙藏處理。在室外背陰斜坡處挖 30 cm 深的坑,避免地面積水,将種子與細沙按 1∶3的比例混合均勻後,放置坑内,再覆蓋一層厚沙,坑上面覆蓋一層稻草,保持濕潤。 翌年 3 月上旬篩出種子,按行距 12~15 cm 均勻撒播到整好畦上的淺溝内,蓋上 1~2 cm 厚的細土,輕壓後用細孔噴壺灑水,然後蓋上一層稻草保濕。 30 d 左右出苗,出苗前輕輕揭掉稻草。 當苗高 6~9 cm 時,适當間苗和移植,保持苗木分布均勻, 1 年後即可出圃種植。為滿足多花黃精幼苗生長所需的蔭蔽條件,可在苗木兩側提前種植高稈農作物,如玉米等,進行遮陰。
3 種植技術
3.1 種植模式
根據多花黃精的耐陰性,可以利用當地豐富的林業資源開展林下經濟模式來進行複合套種。 林下經濟模式(林藥模式)已經成為我國林業和中藥材産業種植産業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經濟模式。 林藥間作時林木能為中藥材提供遮蔽條件,防止夏季高溫傷害中藥材。 中藥材的生産措施又有利于改良林地土壤理化性質,增加肥力。 根據多花黃精的生長習性和耐陰性的特點,經過多年的生産實踐發現,當林下透光率為 30%~40% 時,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呈中性或偏微酸性、坡度 ≤25° 的杉木林和毛竹林林分中适宜套種多花黃精。
3.1.1 杉木林下套種多花黃精。 池州市地處皖南山區,人工杉木林栽培面積大,資源豐富。 杉木是當地重要的傳統用材林樹種。 由于長期種植杉木,有些杉木林已經連續輪作。 林農為了減少撫育次數和節約人工,加大種植密度,促進幼林提早郁閉,導緻杉木林地地力衰退和林分生長力下降。 因此,可選擇适合多花黃精生長的杉木林地,林下套種多花黃精,通過多花黃精的生産經營來改善杉木林地的地力衰退現象,促進杉木生長。 據野外調查,杉木林下套種多花黃精的物候期與野生多花黃精的物候期基本一緻,說明杉木林下套種黃精可以正常生長發育,而且其品質與野生多花黃精品質相當。 根據生産實踐總結,在土壤疏松
肥沃、土壤呈中性或偏微酸性、坡度 ≤25° 的杉木林分内,杉木密度控制在 600~900 株 /hm 2 時,多花黃精的根莖鮮重産量達到最高。 另外,施肥和摘花等處理措施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多花黃精的産量。
3.1.2 毛竹林下套種多花黃精。 毛竹是池州地區非常豐富的資源。 目前,毛竹行情不佳,可以通過毛竹林下套種多花黃精來增加竹園的經濟效益。 從生産實踐中發現,毛竹林下套種多花黃精産量具有明顯的坡位效應,在毛竹林分結構與經營水平一緻的情況下,下坡位進行多花黃精與毛竹套種的生長和産量高于上坡位。 另外,毛竹林立竹密度對多花黃精生長和産量的影響也很明顯,通過不同的毛竹立竹密度對比,毛竹與多花黃精套種适宜立竹密度為 1 500~2 500 株 /hm 2 ,毛竹林郁閉度為 0.6~0.8 。因此,在生産實踐中,适宜選擇立竹密度 1 500~2 500 株 /hm 2 、 郁閉度 0.6~0.8 的毛竹林下坡位套種多花黃精。 試驗表明,在毛竹林下套種多花黃精 3 年後産量可達 1 500~1 800 kg/hm 2 ,而且其品質符合《中國藥典》黃精質量标準規定。 因此,進行毛竹林下多花黃精仿野生環境栽培, 既不占用農田,又能減少投入,改善竹園環境,增加竹園收入。
3.2 生長期管理
多花黃精在生長期間要經常進行中耕鋤草,鋤草時宜淺鋤,并适當培土。 每年結合中耕進行追肥,每次可撒施農家肥 15.0~22.5 t/hm 2 , 越冬前可再次追施農家肥 18.0~22.5 t/hm 2 , 并混入過磷酸鈣 750 kg/hm 2 、餅肥 750 kg/hm 2 。 多花黃精的花果期比較長,會消耗大量的營養成分,進而影響根莖生長。 為了提高多花黃精的産量和質量, 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時将花芽摘去,以促進養分集中到根莖部。 如果有采種需求,可以保留一些健壯的花芽。
3.3 采收
多花黃精根莖繁殖的種苗栽後 3 年、種子繁殖的種苗栽後 4~5 年即可采收,春、秋 2 季均可,但以秋季多花黃精上部枯萎時采收為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