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電視劇《葉卡捷琳娜大帝》一直以來都是各大短視頻平台博主的心頭好。
畢竟,這年頭大家都喜歡看事業型大女主瘋狂搞事業的打怪升級劇情。
《葉卡捷琳娜大帝》号稱俄版武則天,她送走無能老公彼得三世,登上女帝寶座,把當時的俄羅斯送上國運巅峰。
不得不說,葉卡捷琳娜大帝能有今日,得感謝一個人——她老公的姨母兼她的婆婆,俄羅斯女沙皇伊麗莎白一世。
女沙皇伊麗莎白一世,其實也是一個牛人。
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第一集中,伊麗莎白一世正忙着給自己的繼承人,皇儲彼得選擇新娘。
伊麗莎白一世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内心并不是老母親終于要看到兒子成親的那種喜悅,而是左右為難,非常矛盾。
她選擇彼得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是形勢所逼,有些迫不得已的味道。
伊麗莎白一世是俄羅斯彼得大帝的小女兒,她的婚姻按照中國老百姓的說法,就是姻緣艱難。
彼得大帝最初為女兒選擇的婚配對象,是來自德國的荷爾斯泰因家族的查理·奧古斯都。這個家族和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有着長期姻親關系。
但是查理·奧古斯都在距離大婚隻有幾個星期的時候,因天花而亡。年少的伊麗莎白非常喜歡這位未婚夫,為此傷心欲絕。
這段經曆,給葉卡捷琳娜二世成為俄羅斯的皇儲妃埋下了伏筆。因為這位早逝的查理·奧古斯都恰恰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親舅舅。
彼得大帝還來不及為心愛的小女兒再次安排婚事時,就去世了。
伊麗莎白一世作為彼得大帝的直系親屬,婚事牽一發而動全身,立馬影響到俄羅斯的利益關系。因此這一段時間她的處境是情人不缺,婚姻無望。
父親去世後到登上女皇之位這段時間裡,伊麗莎白一世曆經了三位沙皇。她的處境日益艱難,最後發動政變,繼承皇位。
伊麗莎白一世繼承皇位時,已經三十二歲。以現代女性的生育年齡來說,她能生育子嗣的可能性極大。
但是對于當時伊麗莎白一世來說,她已經沒有時間了。
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第一集中,她選定的皇儲妃、未來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已經踏上前往俄羅斯的旅程,女皇内心卻為了這個決定傷感不已。
她抱着自己的情人阿列克謝·拉祖莫夫斯基,憂傷地問為什麼上天不給她機會享受做母親的幸福?她希望情人能答應和她成婚,讓她有機會生下婚生子女,繼承王位!
但僅僅一瞬間,她的理智就戰勝了情感上的軟弱。
首先她的情人阿列克謝·拉祖莫夫斯基出生平民,這樣的結合,必然遭到俄羅斯教會和貴族的反對。以當時的權力遊戲規則來看,一旦失去貴族的支持,伊麗莎白一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這一點和我們國家過去的皇室不同。大臣對皇帝的婚事再不滿,喊幾句忠言逆耳就是最大的反抗了。
其次她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生出子女來。這種事情,大部分時候隻能靠老天,而不是自己說了算。
所以,這樣看下來,外甥彼得就成了伊麗莎白一世唯一的選擇了。
彼得的生母,安娜是彼得三世的長女,嫁給了荷爾斯泰因家族的約翰·腓特烈。在彼得三世三個月之後,母親安娜就去世了。
伊麗莎白一世和姐姐安娜的感情非常好。所以登上皇位考慮繼承人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娜的遺孤彼得。
在此之前,彼得一直生活在德國。伊麗莎白一世從未見過這位外甥。把彼得接回俄羅斯後,伊麗莎白一世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了——彼得不學無術,舉止怪異,最緻命的地方是他對俄羅斯的一切,都沒有認同感。
一個對祖國沒有認同感的帝位繼承人,如何能統領如此龐大的帝國呢?
這種擔憂,始終纏繞着伊麗莎白一世。
但她其實也沒有其他選擇了——彼得和她的血緣關系最近。
所以在為彼得選擇婚事時,她還是基于親緣遠近和政治權衡,選擇了來自荷爾斯泰因家族的葉卡捷琳娜二世。而伊麗莎白一世的擔憂,也成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發動政變最具說服力的理由。
隻能說,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是俄羅斯曆史上的幸運。借此契機上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一度把俄羅斯的國運推上頂峰,還留下了那句霸氣的話:“如果我能活到200歲,整個歐洲都将匍匐在我腳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