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螺頂,在台懷中心寺廟集群區東,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山頂寺宇的山門和牌樓圍在樹木之中,常有雲霧缭繞。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頂寺宇名為大螺頂,又稱黛螺頂。 黛螺頂亦名大螺頂,又名青峰,古寺名叫佛頂庵。這處寺廟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萬曆年間重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大螺頂,寺内還有乾隆十五年(1750)禦制的大螺頂碑記。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才更名為黛螺頂。
據說,乾隆來五台山,屢次欲凳台頂進香拜佛,皆被風雨所阻,乾隆對黛螺頂的青和尚說:“五年後我再來時,既要登台頂,還要拜五方文殊,你替我辦這件事。”到了第五年,青去果然想出辦法:模仿五個台頂的五方丈文殊,即東台頂的聰明文殊、西台頂的獅子吼文殊、南台頂的智慧文殊、北台頂的無垢文殊、中台頂的孺童文殊,合塑于黛螺頂的正殿(所以此殿又稱五文殊殿),登黛螺頂等于登五個台頂,進正殿朝拜等于朝拜五個台頂的五方文殊。乾隆于五十一年(1786)三月來此殿進香,朝拜五方文殊并親筆題詩,刻在黛螺頂碑記的背後,此後,朝山僧侶到此寺正殿參拜,即可代替朝谒五座台頂,省去許多路程。
殿前南镳有一棵雙人合抱、高約30米的樟子松,北鍘有一棵樹冠奇大的古松,它們的樹齡也均在500以上。 登五座台頂朝拜文殊菩薩叫大朝台;登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菩薩則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頂,不算台山客”之說。
該寺與台懷鎮隻隔一條碧水如練的清水河。站在河畔石拱橋上仰望山頂上的黛螺頂,即使是晴天麗日,也總是翠霭浮空,山岚飄拂,紅牆掩映,恍若仙境。“茂林叢中松千尺,百鳥喧時鶴一聲。”寫盡了古刹的高雅與清靜。
留下一顆虔誠的朝台之心,帶走的是對這座山頂古刹美好的印象和綿遠的懷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