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能說的秘密于湉

不能說的秘密于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3 01:58:29

作者:牟昊琨 楊月 王涵

【中國人的故事·唱給你聽】

不能說的秘密于湉(歲月靜好的背後)1

每一首歌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都有情感态度,都有山河日月,都有冷暖人生。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處在哪個人生階段,總會記得給你力量的一個人、帶給你感動的一個人、讓你銘記在心的一個人,那些感動和溫暖,從未遠離。

講述中國人的故事,彙聚向上向善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出品,《中國青年作家報》、求真娛樂聯合承制的“中國人的故事·唱給你聽”音樂項目,已正式上線開播。每期節目将推出一首歌曲,邀請一位青年唱作人,講述一段中國人的故事,将故事融入音樂,将楷模的力量傳遞給每一個人。

本期,讓我們聆聽“中國人的故事”講述人于湉為您講述張洪彬的故事。

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有這麼一群守護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着“把生的希望送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搜救精神。

“救人,是一種本能。作為救助飛行隊的一員,我很自豪。”張洪彬說。在我國遭受強冷空氣侵襲最頻繁、最嚴重的海區——渤海灣,張洪彬與機組人員在極端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先後駕機130架次,成功救助遇險群衆279人。“每一次救助,都拼盡全力。”面對大海,他付出了“超人”般的努力。

“山東龍口港1号錨地附近海域,工程船‘靖四方1’輪16人遇險,請求前往救助。”2017年10月29日,張洪彬接到了救助工程船遇險人員的任務。面對随時可能觸礁的風險,張洪彬和機組果斷決定用救助效率最高的高空引導繩作業。但引導繩一次隻能救起2名遇險船員,16人意味着救生員要上下8次,這對他們提出了極高的技術要求。

控制飛機、指揮隊員、觀察海況……張洪彬的大腦飛速地運轉起來。在一次次的精準操作和默契配合下,他和團隊克服一波波海浪的侵襲後,幾平方米的直升機後艙擠滿了16名獲救者,刷新了S76機型單次船舶吊運救助人數最多的紀錄。

2019年9月2日,“魯壽漁65168”漁船機艙突發大火,漁民嚴重燒傷。面對被嚴重燒傷的漁民,張洪彬當機立斷,直飛并空降煙台毓璜頂醫院。但按照正常流程,機長通常會将遇險者轉運到機場等開闊地帶,再由救護車将傷員送至醫院。

張洪彬為何敢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原來,他此前曾多次陪妻子去毓璜頂醫院進行産檢,出于職業習慣,他每次都會到毓璜頂樓前的起降點看一看,預想一下自己駕駛直升機該從哪個方向進入、怎樣避開周圍的樓宇和其他障礙物,進行降落。張洪彬還了解到醫院此前有過接收直升機救助的經曆,安保工作也非常到位。方案确定後,張洪彬立即與各方聯系,最終成功停降在毓璜頂醫院,開創了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建隊以來空降醫院轉運遇險者的先例。

疾風,猛浪,說變就變的天氣……海上救助,就是在風浪中和死神搶人。張洪彬在救助一線多年,一本“加減本”,記錄了他救起多少人的同時,也記錄着他未能挽回的生命,讓張洪彬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爸爸上班去了,跟爸爸再見!”“爸爸再見!”張洪彬每次出門上班前,必定會跟孩子說再見,并且等孩子回應後才出門。“可能就真的沒有下一次了,這就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和鼓勵。”習慣的背後,是一顆随時準備付出一切的赤子之心。“救助是積德行善的事,當你全心全意為别人付出時,自己也會發自内心感到開心滿足。時刻保持沖鋒狀态,有險必救,使命必達,無論過去或将來。”張洪彬說。

縱使海上波濤洶湧,但他們拼命穿梭于海面之上,用自己的雙臂撐起“生命之舟”,讓瀕臨絕望的生命得以延續。“把生的希望送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是搜救人永遠的承諾!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