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知網與中科院之間關于“訂購費漲價過高”的風波,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和讨論。記者調查發現,知網數據庫漲價的現象并不鮮見,梳理多家高校采購數據可發現,知網數據庫價格年年上漲。
與此同時,無論是使用數據庫的用戶,還是會“貢獻内容”的學者、高校學生,都對知網低收高賣、涉嫌壟斷的事實頗有微詞,希望監管部門能予以介入。
制圖 宋溪
下載上千次 作者沒收益
“不查不知道,我寫的論文還挺受歡迎。”因為畢業後沒有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胡淵已經有多年沒有點開過知網。近幾天的風波,讓他想起了這個闊别已久的網站。一搜才發現,自己早年的碩士畢業論文竟然也上了知網,而且被下載了将近700次。
胡淵本想打開回味一下,卻發現要花7.5元才能查看并下載全文。讓他感到奇怪的是,下載文章明明要花錢,可自己作為論文作者,并沒有收到知網發來的任何“分成”報酬。
不僅是胡淵這樣的小年輕,學術界的老前輩同樣有着困惑。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海明表示,自己被知網收錄的第一篇文章約在2004年,至今18年過去了,知網并未直接支付給他任何稿費或者其他收益。“近幾年我幾乎所有的論文或者報刊發表的作品都被知網收錄,大約有140篇。最多一篇論文,知網的下載量已超過2600次,但知網也沒有主動聯系我支付報酬。”
記者随後又咨詢了多位高校教授、學者,大家均表示未收到過知網支付的稿酬。
雖然小胡和多位學者都表示“沒有收到稿酬”,但記者搜索發現,知網其實在官網上作出了關于稿酬的聲明。在期刊文獻方面,知網“所有收錄文獻均已獲得期刊社/編輯部授權,其作者稿酬也已通過相關期刊社/編輯部支付。”
知網稱文獻作者稿酬已通過相關期刊社或編輯部支付
論文稿費低 遠不及“售價”
胡淵的碩士論文中有一頁“關于學位論文授權聲明”,其中有一條為“學校可以公布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難道是因為這一條,學校把我的論文給知網了?”在胡淵看來,學校如果出于學術交流目的,把自己文章的全文或部分内容作為研究成果分享出來是可以的。“一個是純學術目的,一個是帶有商業目的,我并沒有允許學校把我的論文用于後續的商業目的。”
胡淵的想法也得到了專家的支持,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中心研究員趙占領表示,僅憑胡淵論文授權聲明的表述來判斷,不足以看出胡淵已經将論文的著作權獨家授權給學校,進而學校再授權給知網。如果學校想把文章提供給知網,應該事先征得胡淵的授權,并且說明知網會支付的稿酬标準,由胡淵決定是否同意。
一家創刊于上世紀70年代的某核心期刊工作人員表示,期刊與知網簽訂了相關協議。協議内容就包括期刊論文被轉載、被知網使用或刊登。
“由于期刊和知網簽了協議,我們付給作者的稿費中就包括了知網應當給予的報酬部分。知網一般并不會直接給作者稿費。即使給,也是相當少的一部分。”至于期刊與知網具體合作牽涉多少錢,她表示并不知曉。該工作人員還介紹,2022年以前,期刊在拟錄用作者論文時,會與作者提前口頭約定上述協議;而2022年開始,每一期刊發前,都會和拟使用作者簽一個紙質協議。
記者以作者身份聯系此前發表論文的期刊,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該期刊與知網簽了合同,把版權内容“放”給他們。雖然各個期刊、雜志的情況不一樣,但合作幾乎都是這種模式。“知網是個平台方,我們把稿件電子版傳給他。他們再給一個保密協議,比如不能随意動版權等。”至于記者提出的,是否應該根據論文後續的下載量獲得收益分成,工作人員回應稱:“作為作者,訴求是合理的。”
不僅是期刊文獻,學位論文的稿酬支付标準同樣也是知網單方面定下的,而且也是一次性支付。根據知網官網公告,學位年度2008年以後、碩士論文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編者注:清華同方知網品牌所屬方)出版的著作權人,可以申請稿酬,标準是“一次性獲得面值300元的知網數據庫充值費和60元人民币現金”。而根據知網的下載計費标準,每下載一本碩士學位論文要支付7.5元。按照這個标準來算,知網可以通過胡淵的碩士論文獲得5000元左右的下載費,但胡淵能拿到的稿酬不及這個數額的十分之一。
按照知網發布的學位論文稿酬領取說明,胡淵隻能收到300 60元的一次性稿酬
價格連年漲 高校難承擔
實際上,知網上能提供免費内容不多,隻有少數論文能夠免費下載,大部分論文隻能免費查看題錄和摘要。想要下載全文,則需要支付費用。根據知網公布的“計費标準表”,常規數字出版期刊全文和會議論文按照每頁0.5元價格收取下載費用,碩士學位論文每本下載價格為7.5元,博士學位論文則是每本9.5元。博碩士論文的下載費在近半年還經曆過一次下調,此前博士論文為25元一本,碩士論文15元一本。
根據知網的下載收費标準,下載一次碩士論文要花費7.5元
知網收費的項目不僅是在論文領域。要想下載年鑒、統計年鑒、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内容、專利、科技成果等,都需要付費。甚至連學術圖片都要付出2元一張的價格才能使用。
以上收費價格,面向的都是個人用戶。如果是高校的學生或老師,在學校裡查閱下載知網的很多文獻并不需要花錢。這是因為高校已經向知網購買過數據庫,采購一般一年開展一次,高校會在當年采購下一整年的數據庫使用權限。
關于數據庫的采購費用,此前已經有高校抱怨“價格太貴”。2016年3月,北京大學圖書館發布公告稱,“由于知網數據庫漲價過高,圖書館目前正全力進行談判,上一年度合同期截至2016年3月31日,期滿後知網數據庫随時可能中斷北大的訪問服務。”2018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學圖書館發布公告稱,“因與知網在數據庫續訂價格及使用方式上未達一緻,自2019年1月1日起,我校師生暫停訪問知網系列數據庫。”記者向兩家院校咨詢得知,後續院校還是恢複了對知網數據庫的續訂,但當時的價格分歧和談判過程不便透露。
北京大學圖書館稱知網數據庫漲價過高
太原理工大學圖書館稱與知網續訂價格未能達成一緻
有些院校敢于對知網的“高賣”發聲,還有些院校隻能默默接受知網的連年漲價。在政府采購網上,記者找到了一家高校自2019年起采購知網數據庫的項目成交公告。2019年,該校采購下一年知網數據庫的花費是119.5萬元,2020年漲到了135.5萬元,2021年漲到了141.9萬元,今年則漲到了150萬元。
還有的院校,因為知網數據庫的總售價太高難以承擔,隻能挑選其中較為重要,或是與本院校關聯更為密切的子庫和期刊進行訂購。
一方面掙個人用戶的下載費,另一方面掙院校和機構的采購費,知網的“賺錢能力”不容小觑。據同方股份2020年财報顯示,知網該年的營收達到11.67億,毛利率為53.93%。2021年上半年,知網的營收為4.96億,毛利率為51.30%。
獨家資源多 用戶難棄用
既然知網的“收費”很高,為何高校還要一直采購知網的數據庫呢?記者聯系到了上文中提到的,近年來頻繁遭遇知網數據庫漲價的某高校。對于漲價行為,該校圖書館館長程輝雖然沒有明面上“出言反對”,但其實心裡頗有微詞。
“我們2018年的成交公告沒有在網上公布,其實那一年到第二年漲得最多。2018年我們采購知網數據庫的錢還不到100萬,第二年一下漲到了将近120萬。”究其原因,是因為2018年知網實行了一項新規定,把一些影響力較強、學術價值較高的刊物劃分為“個刊”,從原先的期刊庫中分離出來單獨售賣,且售價明顯提高。
程輝表示,高校在與知網的談判過程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議價能力不高,主要是因為知網的獨家資源太多。記者查閱了一些其他高校采購知網數據庫的公告,其中很多都采用了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理由是知網的獨家資源“不存在任何其他合理選擇或替代”。
學校在采購公告裡提到,知網數據庫不存在任何其他合理選擇或替代
資料和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起,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就以獨家或唯一授權數字出版的形式,與多家學術期刊社、博士與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簽訂獨家授權或唯一授權合同。到了2019年,中國知網全文期刊數據庫已經收錄了獨家與唯一授權期刊3964種,占我國期刊總量的43%;其中,核心期刊778種,約占全部核心期刊的42%。
許多高質量期刊,隻能在知網上下載
“就是因為這些獨家學術資源的存在,高校很難棄用知網。”程輝表示,目前期刊和知網之間已經産生了一種疊加關系,高質量期刊看中知網的品牌,希望借知網的平台去增加傳播影響力,因此願意把資源授權給知網。知網獲得了這些高質量資源,它的品牌效應會進一步提高。“到頭來,還是得由我們這些購買數據庫的單位來承擔漲價成本。可能隻有讓監管部門介入,才有可能打破目前的這種局面。”
(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莫凡 李松林 美編 宋溪
編輯 王海萍
流程編輯 劉偉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