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經中描寫河水的句子

詩經中描寫河水的句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15:23:59

極目新聞記者 夏雨

攝影:極目新聞記者 肖颢

“詩意地生活”,常被挂在嘴邊,你理解的詩意會是什麼樣?

11月5日至13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中國武漢和瑞士日内瓦同步舉行。從“沼、沚、濱、河、浒、洲”到“灘塗、河口、水庫、池塘、水稻田”等等,無論時光流逝,濕地與人類繁衍生活始終息息相關。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裡就有許多充滿濕地情懷的詩意篇章。

11月8日,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楚文化學者蔣方接受極目新聞記者專訪,帶領讀者走進《詩經》《楚辭》中的濕地詩意。

詩經中描寫河水的句子(從詩經楚辭看濕地的詩意)1

沙湖

詩經中描寫河水的句子(從詩經楚辭看濕地的詩意)2

府河濕地

詩經中描寫河水的句子(從詩經楚辭看濕地的詩意)3

藏龍島濕地公園

最能帶動我們向詩意靠近的它

濕地的定義有多種,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濕地定義是《濕地公約》作出的,即濕地是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

蔣方将“濕地”二字拆開作解讀,“濕源于水,水是生命之源”,“地”則指向人們從逐水草而居到沿着河流、湖泊建立城市。

“我曾經去過塔吉克民族居住的塔什庫爾幹,就在慕士塔格雪山下的草原上,我看到放牛放羊的小男孩們,把馕丢到小溪裡泡軟食用、将整個身體趴在草地上不借用任何容器,以嘴取溪水喝。這個場景令我十分感動,我想我們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水是我們生命裡面須臾不可或缺的。”

在蔣方看來,水的意義不止于此,它同時也是最能夠帶動我們向詩意靠近的物質,而詩意可以稱為一種美的存在、一種無處不在的情感觸媒。“它有時候是洶湧波濤,有時候又是淙淙細流,你曾聽見它過險灘時發出的喧嚣,也看過它在草地上流淌時的靜谧。它的很多形态和我們的情感相似,或高興,或憤怒,或悲傷,或憂愁。它把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帶出來,然後引發我們思考。從這些特點去看,中國古代詩詞裡關于水的意象,關于濕地的篇章太多了,可以說無處不在。《詩經》和《楚辭》這兩部中國最古老的文學經典裡就有大量典型。”

詩經中描寫河水的句子(從詩經楚辭看濕地的詩意)4

詩經中描寫河水的句子(從詩經楚辭看濕地的詩意)5

濕地是古人舉辦相親大會的浪漫之選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收集了300餘篇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

《召南·采蘩》中問,“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在哪裡采集白蘩(fán)?在沼澤旁,在沙洲上;《周南·關雎》裡說“關關雎鸠,在河之洲”,關關和鳴的水鳥,相伴在河中的小洲;《秦風·蒹葭》裡唱,“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

“你去讀《詩經》,可以看到很多濕地的植物、動物,以及人們生活的情景,它總體上體現出來的是人幾千年前就對濕地産生的依賴。這裡有勞動的歌聲,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砍伐檀樹的時候坎坎作聲,把砍倒的一棵棵檀樹堆至河邊,河水漾起一片漣漪。躍然紙上的輕波漣漪一下就把人帶到了公元前的生活環境。我們今天去想黃河流域的生活環境,很難想到那裡的樹木森森,清波漣漪,但是2000年以前的黃河流域,正是這番蔥郁的模樣。當時的水邊,是人們的送别之地,如‘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之?路車乘黃。 ’渭陽即渭水北面。我們今天還用‘渭陽’代指甥舅關系。而情人相會也在水邊:‘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你聽,詩中的少女唱:你要是想我,就提起你的下裙涉過溱水來和我相會,你要是不想我,那不過來沒關系,又不是隻有你一個男人可以愛。千年前的女子多麼潑辣率真呀!”

蔣方着重解讀了《溱洧》,她介紹,先秦男女的相親大會幾乎都在水邊舉行。“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于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谑,贈之以勺藥……”“溱河,洧河,在今天河南與河北相鄰的境内。一開頭‘方渙渙兮’短短四個字就描繪出春天來了河水湧動生機勃勃的自然環境。少男與少女,手拿蘭草。姑娘說:‘去看看?’小夥說:‘已去過。’‘請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邊,真寬敞,真快活。少男,少女,互相調笑戲谑,互贈芍藥以定情。”

人臨水而居,情因水而發。“濕地和濕地上的事物,成為詩人講述自己故事的助手,寄托情感的依據。詩意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散出來,滋潤了人們日複一日的生活。”

詩經中描寫河水的句子(從詩經楚辭看濕地的詩意)6

公元前的湖北濕地上有屈原的愛國情懷

“屈原是楚國人,楚國的都城郢都在今天湖北的荊州市。南方之楚,澤國之地,所以啊,屈原寫他憂國憂民的愁思,很多時候都和水和濕地聯系到一起。比如他用香花香草來裝飾自己,比喻自己高潔的品格,不屈從于權貴,不同流合污,其中多是水中或水邊的植物。《離騷》裡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用荷葉作上衣,用荷花作下裳。而他要排解自己的愁懷時,‘步餘馬于蘭臯兮,馳椒丘且焉止息。’緩緩地在長滿蘭草的水邊行走,在芬芳的椒丘上停息。臯是水邊的高地。”

屈原借家鄉所特有的水草、土地,表達他對故鄉的愛,對楚國的憂心,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屈原曾決定離開楚國,他駕着馬車向西邊的不周山駛去,向着太陽飛升,當前面已是一片光明之時,他卻突然看到下面楚國的土地,清清的水,香香的草,那裡有他的民衆,是他的故鄉,他丢不下這片澤國之地,于是選擇在最幹淨的水底結束生命。先秦語言的多數詞都是單音,雙音詞到漢代漸被使用,魏晉以後才逐漸多了起來。而把‘故’和‘鄉’結合到一起組成一個雙音詞,在《楚辭》裡出現了不止一次,流傳擴散而成為今天我們的常用詞。‘曼餘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我放眼眺望四方啊,何時能回一次故鄉?飛鳥還要飛回自己的巢窩啊,狐狸死了還把頭朝向生他養他的山岡。)”

蔣方介紹,《詩經》《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典籍,一個代表着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一個代表着長江流域的楚文化。而無論北方還是南方,人們的生活與水,與濕地,都有着密切關系。《詩經》樸實,展現了人們在水邊生活的各種場景,生動而親切。屈原則通過《楚辭》抒寫自己的家國情懷,那種濃烈的情感沉郁于心,挽起長江漢水也清洗不開,融入洞庭雲夢也稀釋不了,于是他行吟澤畔,自沉江潭。他那些寫成于楚地的詩篇,今天讀來,仍讓我們感動不已。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