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8 00:25:39

2019年,盛事連連。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竹之眼”全由竹子搭建,荟萃了全球3000多個竹産品,歎為觀止。徜徉其間,領略着現代藝術與自然結合之美,感受着竹子的精氣神。搞竹子研究的應該都知道,“初唐四傑”之首王勃曾遊曆巴山蜀水,傾情于河溪駁岸、村寨田野之青蔥翠茂的慈竹,作文《慈竹賦》。

推薦詞

山之麓,峭崖邊,坡嶺間,江溪緣,慈竹處處。吃穿住行用,生老病死間;民用建築,水土保持,園藝園林,都有其自善自美的形象,蘊傳于華夏文明。

樹木檔案

在我國竹之家族,如果用 “資源儲量、分布地域、實際用途……”加和,除毛竹(南竹)之外,可能就數慈竹了。慈竹為簕竹屬裡種加詞emeiensis (“峨眉”拉丁化)之種及其近緣,民間還有釣魚慈、甜慈、酒米慈、茨竹、叢竹、吊竹、綿竹、業竹之稱呼。在中國南方,特别是西南,慈竹的竹林、竹景、竹稈、竹蔸、竹紙、竹瀝、竹編……哪人不曉?誰人不知!

有竹猗猗 生于高陂

中華大地,大凡有“陂”,皆為肥沃富庶之土,古有“無陂不成鎮”之說。

在兩廣、湖南、湖北、陝西等地多有“陂”地。有山坡、池塘的“陂”往往也是慈竹生長良好的地段,“山上清泉山下渠,村村竹樹自扶疏”,說的就是慈竹。

慈竹因喜好肥沃、深厚、疏松、濕潤的土壤,常常植于山麓坡角、溪壑池塘、房前屋後,是蜀地最常見的竹種,在川渝、雲貴、湘鄂等地适宜生長。随着20世紀50年代我國“南竹北移”,慈竹逐漸北擴,近至淮河渭河流域。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慈竹和風綠竹猗猗)1

山上清泉山下渠,村村竹樹自扶疏。 王道雲攝

生必向内 示不離本

慈竹竹叢中,新篁舊稈高低相倚,老少相依,更名慈孝竹。林學學子知道,根據竹類植物地下莖的形态特征,可分為單軸、合軸、複軸3種類型。慈竹,其地下莖不能在土壤中長距離蔓延,新竹出土一般都靠近老稈,形成密集叢生的模樣,稱為“叢生竹”。一叢慈竹可着竹數十稈,根窠盤結,生死不離,固守本原。

根據竹莖木質化程度的不同,竹子有木本竹和草本竹兩大類。我國缺少草本竹,國人往往不詳其實。

竹學專家說,“非草非木”的竹子與水稻、玉米、小麥一樣,同屬于禾本科的植物,其全部囊括在竹亞科之中,全球已知竹子物種超過了1700個。

慈竹家族中,已經找到許多品種兄弟姐妹:金絲慈竹、黑筍慈竹、琴絲慈竹、蛇頭慈竹、龍頭慈竹、佛肚慈竹、牛腿慈竹……還有我國竹子第一個國審良種“四川6号”。随着竹業的不斷發展、科學研究的日益深入,更多的個性變異可能被發現。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慈竹和風綠竹猗猗)2

慈竹瀑布

母子鈎帶 閨門悌友

歇後語說得好“竹籃裡裝竹筍——母子情深”,從小就受教育。

浩浩蕩蕩的慈竹“宗生族茂,天長地久,萬柢争盤,千株競糾”,世代母子相依,兄友相愛,懂得群叢恪守的謙卑,絕不孤秀一枝綠意。

莫非儒家文化核心的“仁以處人,有序和諧”,與彰顯共生的慈竹不謀而合?!

川渝貴一帶,門聯“慈竹和風”寓意生活美滿;“慈竹臨風空有影,晚萱經雨不留芳”,則是用來懷念母親的對聯。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慈竹和風綠竹猗猗)3

竹編 漁翁

抽勁垂霜 嚴青負雪

“泥土裡,收集拼搏的語言;

憋不住,給大地開一個眼;

冒尖了,既虛心又委婉,

做一次總結,繼續向上伸展。

一朵綠色的雲,

和太陽把理想暢談。”

“風過竹林,叮叮當當響成一片,珠落玉盤之聲不絕于耳。暴雪彌空,時聞雪壓翠竹的爆裂聲。舉頭望勁竹,見群竹躬身,親吻大地,是緬懷幼筍韶華?是感激水土滋潤?……瓊林漫遊,聆聽竹與雪心弦的律動,有孤獨凄美的低吟,有鐵馬冰河的狂飙驟起,有雪崩如山升騰起的驚濤駭浪,從這攝人心魄的轟鳴中,讀到的是生命的偉大和永恒。”

品着竹葉青香茗,讀着竹子詩文……隆冬裡,暖暖如煦。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慈竹和風綠竹猗猗)4

竹龍

貞不自炫 用不見疑

據曾任國際竹藤組織(INBAR)副總幹事的朱肇華老先生考證,1萬年以前,長江流域的人們就開始種植和利用竹子,其中包括大量的慈竹,夏可避暑,冬可禦寒。君瞰長江首城宜賓的三江兩岸,一下飛機除了滿鼻的醬香外,就是竹影翠綠,搖曳風中,山川碧映,水墨畫般濃郁。

先不說李冰父子采用民間智慧,利用慈竹篾條編織的竹籠造就的偉大水利工程。科學研究還證明,慈竹林枝葉濃密,截留降水作用良好;根莖盤根錯節,多空隙結構,持水固土透氣性能俱佳。慈竹作為水源涵養林的功能甚至優于諸多針葉林。

四川自貢,自古就利用慈竹送鹽。“竹管用竹條包裹,再用麻布卷在竹條的外面,塗上油灰,使它們滲透在連接處,使竹管與竹管之間連接緊密,每根管子都能達到數千步之遙。”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慈竹和風綠竹猗猗)5

竹編 苦樂清涼

慈竹韌,易啟篾。早年伴随着一代代幼孩成長的背篼,貼膚之親永生難忘。還有慈竹制成的筲箕、簸、篩、笠……民間生計不可或缺。

四川眉山一帶,竹編工藝精湛,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青神等地已經形成平面、立體和套繪等多種竹編體系,有3000多個産品。竹編大師陳雲華談及創作經時常說,經過選竹、鋸竹、刮青、去黃、分層、晾曬、刮薄、三防、染色、開絲、編織、整理、裝裱等10餘道工序,最後才能讓一根根細如發絲的竹絲,變為一幅薄如蟬翼的作品。匠心不常。(張豔妮 郭起榮)

作者簡介

張豔妮 南京林業大學林學本科生

郭起榮 南京林業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林木種質資源教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