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組織的自我修複能力很弱,恢複是非常慢的,輕度的損傷,一般經過治療很快就可以恢複,如果比較嚴重的損傷恢複周期很長,一般至少要數月的時間,甚至有些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神經損傷恢複非常慢,每天隻有1毫米。多久能夠恢複無法預知,要看是哪個部位損傷,再就是治療的情況,時間長短,個人體質等等而定。
01
神經損傷的症狀
嗅神經損傷常有篩骨骨折或額底腦挫傷表現,如腦脊液漏、一側或雙側嗅覺部分或完全喪失。
視神經損傷常伴有累及眶尖和視神經管的前、中顱窩骨折。病人傷後即出現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直接光反射消失,間接光反射正常。若視交叉部受損,出現雙眼視力受損,視野缺損。
面、聽神經損傷常有颞骨岩部及孔突部骨折,傷後不同時間出現面部癱瘓、同側舌前2/3味覺喪失、角膜炎、耳鳴、眩暈、神經性耳聾等表現。
周圍神經損傷的主要由于各種原因引起受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出現感竟障礙、運動障礙和營養障礙。周圍神經是指中樞神經(腦和脊髓)以外的神經。它包括12對腦神經、31對脊神經和植物性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
02
神經損傷的治療
非手術療法
對周圍神經損傷,不論手術與否,均應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體循環、關節動度和肌肉張力,預防畸形和外傷。癱瘓的肢體易受外傷、凍傷、燙傷和壓傷,應注意保護。
03
手術治療
神經損傷後,原則上越早修複越好。銳器傷應争取一期修複,火器傷早期清創時不作一期修複,待傷口愈合後3~4周行二期修複。銳器傷如早期未修複,亦應争取二期修複。二期修複時間以傷口愈合後3~4周為宜。主要的手術治療方法有神經松解術和神經吻合術。
神經轉移術和移植術
神經轉移術在手外傷,可利用殘指的神經轉移修複其他神經損傷手指的神經。在上肢,可用桡神經淺支轉移修複正中神經遠側的感覺神經或尺神經淺支。在臂叢根性損傷時,可用膈神經轉移修複肌皮神經、頸叢運動支轉移修複腋神經或肩胛上神經等。神經移植術首選自體神經移植。常用作移植的神經有腓腸神經、隐神經、前臂内側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及桡神經淺支等。
神經損傷的早期康複方法
主動活動:如神經損傷程度較輕,肌力在2-3級以上,在早期也可進行主動運動。注意運動量不能過大,尤其是在神經創傷、神經和肌腱縫合術後。運動是一種生理性刺激,使得中樞神經系統保持緊張性和興奮性,并能改善周圍神經髓鞘本身的血液循環,減少周圍組織水腫。
保持功能位:周圍神經損傷後,為了預防關節攣縮,保留受累處最實用的功能,應将損傷部位及神經所支配的關節保持良好的姿位,在大多數情況下,應保持在功能位。
被動活動:借助治療師或器械的力量進行的運動為被動運動,病人用健康部位幫助患處運動為自我被動運動。被動運動的主要作用為保持和增加關節活動度,防止肌肉攣縮變形。其次能保持肌肉的生理長度和肌張力、改善局部循環。
被動活動時應注意:隻在無痛範圍内進行;在關節正常範圍内進行;運動速度要慢;周圍神經和肌腱縫合術後要在充分固定後進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