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10:18:33

虛極子按:多種文化在阿拉伯西部沿海的這條商道上碰撞融合,金風玉露一相逢,便生出沙漠之春。

伊斯蘭”(islām / إسلام),于中國人而言,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稱。它源于閃語的動詞aslama,意為“順從”,順從的是真主安拉的意志。信仰伊斯蘭教的人自稱“穆斯林”(muslim/مسلم),該詞和伊斯蘭一樣也包含着那個神秘的詞根S-L-M,意即“順從者”以及“和平與善的實踐者”,而最早領導他們的統帥正是先知穆罕默德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阿拉伯之夜)1

▲ 麥地那先知寺大門銘文“穆罕默德——上帝的使者”

公元570年,阿拉伯半島西部的麥加,金色的沙漠與蔚藍的大海之間,守護 “天房”的古萊什部落裡,一個健碩的男嬰呱呱墜地,他就是日後自稱先知的穆罕默德。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阿拉伯之夜)2

▲ [奧斯曼土耳其] 史詩《錫耶爾内比》插畫《穆罕穆德的誕生》,約1595年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托普卡帕宮藏

阿拉伯是個巨大的半島,東邊的波斯、西邊的埃及雖然近在咫尺,卻都與它隔海相望,北邊接壤的兩河流域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搖籃,但阿拉伯大漠裡的漫漫黃沙阻隔了文明的傳播。沙漠裡的貝督因人長期過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陪伴他們的隻有忍饑耐旱的羊和單峰駝。貌似與世隔絕的阿拉伯半島西北處有個地區名叫“希賈茲”,由于它地處紅海岸邊,所以成為連結半島與外部文明不多的交通孔道之一,而穆罕默德的故鄉麥加正好位于這條商道上。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阿拉伯之夜)3

▲ [法] 讓-裡奧·傑洛姆《沙漠上》,早于1867年,木闆油畫,21 x 26.8 cm 美國巴爾的摩 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

沿着這條通道也門人将半島南部出産的香料和印度的特産販運到叙利亞,骁勇善戰的貝都因人時不時地從沙漠深處沖出來劫掠這些商旅。公元初的幾個世紀裡,猶太人在這一地區也紛紛建立起殖民地,今日的麥地那古稱葉斯利蔔,就是猶太教最初在阿拉伯半島傳教的中心。與此同時,基督教的兩大教派聶斯托利(即唐代傳入我國的景教)和雅各派(即一性派)也進入了半島,基督徒們帶來了希臘-羅馬的輝煌文化。多種文化在阿拉伯西部沿海的這條商道上碰撞融合,金風玉露一相逢,便生出沙漠之春。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阿拉伯之夜)4

▲ 位于阿拉伯半島阿爾烏拉的公元1世紀的古墓 凝結着埃及、希臘和亞述的多種建築裝飾元素

穆罕默德出生的部落“古萊什”是阿拉伯繁多的氏族之一,他們從事商業,與外族商人過往甚密,因此富甲一方,而古萊什這個名字正是“聚斂财富”的意思。在伊斯蘭教産生之前,崇拜多神教偶像的古萊什人聚居在麥加附近,掌管着克爾白天房的祭祀活動,為從各地前來朝觐的信徒提供飲水和食物。克爾白(Kaaba)在阿拉伯語裡的意思是“立方體形狀的房子”,穆斯林相信那裡是真主的居所,所以中國人将它翻譯成“天房”。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阿拉伯之夜)5

▲ 今日位于聖城麥加禁寺内的天房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阿拉伯之夜)6

▲ 遵照伊斯蘭教教規必須用白色面紗遮擋穆罕默德的真實面孔

[奧斯曼土耳其] 史詩《錫耶爾内比》插畫《天房旁的穆罕穆德》,約1595年,細密畫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托普卡帕宮藏

相傳天房是由人類始祖亞當所建,實際上最初建造天房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滲滲泉”(Zamzam)的水源地。

阿拉伯之夜廣場舞16步(阿拉伯之夜)7

▲ 滲滲泉

19世紀法國哲學家、曆史學家恩内斯特·雷南(Ernest Renan)把伊斯蘭教稱為“沙漠上的宗教”,言外之意就是說穆斯林之所以信奉極其嚴峻的神是因為他們生活的自然環境過于酷烈。不論是埃及、兩河,還是波斯、猶太,抑或是希臘、羅馬,環繞在阿拉伯周圍的古老文明或多或少都擁有着比沙漠地帶更優越的地理環境,所以傳入半島的各式文明遲早會被沙漠的熱風吹塑成适合本土的樣貌,也必然會在這片黃沙上孕育出特有的藝術。關于阿拉伯的藝術我們将從穆罕默德的生平以及伊斯蘭教的傳播曆史講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