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畫廊 | 克勞德·莫奈,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從失敗中找到出路,才能迎頭趕上。
生活中,類似這樣的聲音是不是經常圍繞在你的周圍:“人生不公平”“都是某某人的錯”“所有人都看不起我”……
有些人遇見一點困難就想趕快撇清一切,最終陷入抱怨——失敗——再抱怨——再失敗的死循環中。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位心理學家将人的思維分為兩種模式,即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拒絕改變,他們想時刻證明自己的能力,卻不會從失敗中學習,甚至容易将自己定義為失敗者;
相反,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發展的,他們熱愛挑戰,相信努力,面對挫折仍可以重新站起來。
雖然即使擁有成長型思維也不一定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但相比于固定型思維那漫無目的的努力,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優秀,也更容易取得成就。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所有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要素都歸結于我們的思維習慣模式。”
名家畫廊 | 克勞德·莫奈
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我自己之前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者。
寫文章隻寫一種風格的,即使朋友三番五次地勸說我嘗試另外類型的文章,我都不敢涉足。
“我不行。”“那太難了,我真的做不到。”
漸漸地,我開始不自信起來,我真的适合寫文章嗎?别人都做得到,為什麼隻有我這麼差勁?
後來我嘗試着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遇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急着否定自己,抱着學習的心态,勇于嘗試。雖不能說取得多大的成功,但至少每當面對一些從未嘗試過的事時,我會把它當作一種學習方式,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不少提升。
天賦、勤奮會讓一個人走得更高,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讓一個人可以走得更遠。
名家畫廊 | 克勞德·莫奈
如何成為成長型思維的人?
首先,要拒絕“标簽效應”。這個标簽,無論是好是壞,它都會給我們強烈的心理暗示,使我們想成為或者被迫成為标簽所标定的那個樣子。
當失敗找上門時,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換種角度想想,這不正是自我提升的好機會嗎?
從失敗中找到出路,才能迎頭趕上。
改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不斷地反思自己曾經的過錯,然後戰勝自己的懦弱,不被固定型思維模式控制,才能迎來全新的自己。
當一個人深陷困境的時候,換種思維方式,也許就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改變思維模式很難,成長型思維也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但是當我們咬着牙走過很遠的一段路後,回首發現,已經抛卻了曾經消極、膽怯的自己,成為一個可以決定自己未來方向的人。
點亮“在看”,做好随時成長的準備,挑戰人生路上的難題,你總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關注新華社微信公衆号、下載新華社客戶端。)
主播 | 吳炜玲
作者:辛棄子 來源: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監審:于衛亞
監制:張越
編輯:李永錫、李昂、楊慕茜
美術設計:趙丹陽
實習生:陳小嬌、滿興蓮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視頻部
你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