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耳耳
前不久,看到一則感人至深的新聞。
小聶和小曹,家境貧苦,
為了謀生計,小聶在上海做貨車司機,
小曹在老家照顧老人和孩子。
可麻繩專挑細處斷,
二手貨車的貸款還沒還完,
小曹突發腦出血,右側身體偏癱了。
70歲的老母親要照顧兩個孫子,
無奈之下,小聶決定将妻子帶在身邊。
開車的時候,小曹躺在車頭的卧鋪上,
卸完貨後,小聶就背着小曹下車,做康複訓練。
從前,是妻子為風塵仆仆的他,洗衣做飯;
如今,他為妻子擦拭身體,整理床鋪。
每逢妻子生日,
他都會笨拙又細緻地為妻子化個妝,買一個蛋糕。
談起妻子,小聶說,
他唯一的心願,是多賺點錢,換一輛更大的車頭。
這樣,妻子就有充足的空間,做康複訓練了。
談起丈夫,小曹千言萬語化成一句:
“愛!當然愛咯!”
他們的生活是如此艱難,
可笑容,卻是如此真誠明媚。
從他們身上,我頓悟了平凡夫妻的感情真相:
所謂真愛,必須一起跨過這三道坎兒。
談明白了,感情自然就深厚了。
感情好不好,生一場病就知道了
豆瓣一位網友,記錄了結婚生娃後,
丈夫讓她心寒的細節。
一字一句,看着就讓人唏噓。
她患有纖維肌痛症,
走路有點擡不起腳跟,
丈夫罵她:
“為什麼不能擡腳?
你的小碎步讓我頭皮發麻。”
生完孩子後,她産後類風濕了,
做什麼都覺得沒力氣。
丈夫總是一臉不屑的樣子:
“我上班才辛苦,你天天在家多快活。”
生病,向來是感情的試金石。
這意味着,我們不再刀槍不入,有了弱點。
我們渴望關懷,也必須被照顧。
然而,有人會心疼伴侶受苦,
有人卻會指責伴侶脆弱矯情。
薛兆豐曾在《奇葩說》中講過:
“你能不能跟一個人結婚,
不是看人生最高處,而是看最低處。
因為隻有在最低處,才能看清人的本質,
人性本來的面貌。”
噴上發膠,熨平西裝的約會,很容易;
排隊挂号,盛湯喂飯的照料,卻很難。
越是這種不堪的時刻,
越能看透一個人的真心。
前不久,倪匡去世,令人感慨緬懷。
我們懷念的,是他們創造出來的,
那個重情重義的世界。
看了太多人性涼薄的故事後,
才懂得“共苦”的珍貴。
83版《射雕英雄傳》郭靖的扮演者黃日華,
被媒體稱為“愛老婆比愛事業更多”的男人。
2013年,妻子梁潔華患上了血癌。
久久地悲傷後,黃日華說:
“我的世界隻有你,我願意陪你打這場仗。”
血癌的治療費,每個月超10萬。
他讓妻子住單人病房,自己穿59元的地攤褲。
藝人的工作安排,十分緊湊。
他甯願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
當天坐飛機來回内地與中國香港,
也要親口對病床上的妻子說:“我回來了,你快睡覺吧。”
這一“仗”,一打就是三年。
談起這段日子,他沒有埋怨,隻有慶幸:
“我可以為她犧牲所有,
好慶幸知道我是真的好愛她。”
他們的故事,看哭了無數人。
原來結婚誓言中:
“無論健康或疾病,都會愛你、忠誠于你。”
并不隻是說說而已。
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
隻有伴侶和你,是過命的交情。
Ta到底是否值得托付,
生場病就知道了。
感情好不好,做一次家務就知道了
貨車司機的故事中,
細節最觸動人心。
經曆過生活一地雞毛的人,
才能明白他有多不容易。
妻子偏癱後,大小便失禁。
他隻能在服務站停靠,去衛生間接水,
一遍又一遍地,幫妻子擦身體、換床單。
他一個人開車時,三碗泡面就能湊活一天。
可他不忍妻子受委屈,
開始學着做點簡單的飯菜。
人們常說,
家務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掃個地、洗個碗,有什麼難的?
但我想說,
一件件小事積累起來,就是大事。
家務就像細碎的沙子,
填滿了生活的所有空隙,
一會兒不清理,就磨得人生疼。
80歲那年,楊本芬決定成為作家。
她把自己近百年的困惑,全都寫進了書裡。
刻畫了一幅中國式家庭的縮影。
他們年輕時候的日子并不好過。
倆人都得砍柴、劈柴、種菜。
有一次,楊本芬指責丈夫“不幹活”。
丈夫不僅沒有反思,還提出了異議:
“我把外面的事情都做了,可以不做家務事。”
他們第一個孫輩降生時,
生活條件已經好了許多,
專門請了帶孩子的保姆。
但令楊本芬不解的是,
明明保姆就在旁邊,
孩子一哭鬧,丈夫依然會下意識地,使喚她去換尿布。
複旦大學副教授沈奕斐提出了一個概念:“愛情腳本”。
傳統社會中,男女都認同:
男性負責賺錢,女性負責照顧家庭。
可随着時代的發展,
女性也走出了家門,承擔起了一部分的賺錢責任。
這時,女性希望男性也能承擔起相應的家庭責任,
但男性的觀念,卻還停留在從前,不願改變。
愛情腳本不分好壞對錯,
因為這是時代特有的産物。
隻是,站在“舞台”上的兩個人,
必須演繹同一個腳本。
否則,隻會你撞我、我踩你,鬧個不停。
如今,家務的含義,已經超出了原有的範圍。
它代表了,一個人對家庭的貢獻值,
更代表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價值的認可與尊重。
一位小學生,在作文中記錄了父母的“争吵”。
媽媽說:“你累了一天了,去休息一會兒,我自己做就行。”
爸爸說:“就那點家務活,我做點,你就輕松點。”
我想,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情話。
感情好不好,談一次錢就知道了
如果說生病和家務,是婚姻裡必經的事情。
那麼,錢,就是夫妻倆最難開口的事情。
談錢不是為了算計,而是為了更了解一個人。
一位女孩,講述了自己和伴侶,
因為區區10塊錢大吵一架的故事。
他們想從停車場出去時,發現沒有保安,也沒有付款二維碼。
男生找到了物業電話,物業讓他直接微信轉10元。
他覺得不合理:“說好的6元,怎麼變成了10元?
再說了,轉到私人賬戶,也有說不清的隐患。”
于是,他報警了。
女生不想耽誤太多時間,便去找了物業。
經過一番溝通,物業同意她轉賬6元就行。
正當女生以為事情解決了,準備開車回家時,
男生不樂意了:
“警察到了,現在出去算怎麼回事?”
她争辯了幾句,男生竟然生氣了,
認為她胳膊肘往外拐,向着物業說話。
帖子最後,她問網友:
“大家給我評評理,我做錯了嗎?”
出乎意料的是,網友說:
“一個是以過程為導向的人,
一個是以結果為導向的人。
既然問題已經明确,
隻要想辦法解決,多溝通就行了。”
想起簡·奧斯丁在《傲慢與偏見》中說:
“隻談錢的婚姻是荒謬的,
不談錢的婚姻卻是愚蠢的。”
談錢不會讓婚姻出現裂痕,
隻會讓彼此更加緊密。
在談錢的過程中,
我們能了解對方的愛好、理想,
甚至是四十年後對養老的規劃。
網友@小蘭和丈夫一起在深圳打工。
丈夫在工地上班,她在家照顧孩子,
一家四口擠在十幾平米的出租屋裡。
可“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定律,似乎在他們身上失靈了。
他們想換個更大的房子,
為了實現目标,默契地省吃儉用。
給孩子吃新鮮的菜飯,自己湊合着吃隔夜的食材;
周末沒錢出去玩,可一起挖野菜也會很開心。
他們用攢下來的錢,添置了洗衣機、空調。
他們的生活,就這麼一點一點地變成,
當初想象中的樣子。
貧賤夫妻不會百事哀,
錢談不到的一起的夫妻才會。
有人想及時行樂,有人想開源節流,
最終在來回拉扯中,停滞了腳步。
談錢的目的,是确定奮鬥的目标。
唯有如此,才能心向着一處兒使,攜手奔跑得更快。
電影《晚春》中一句台詞,無比動人:
“婚姻起初,可能并不意味着幸福,
期望突如其來的幸福,是錯誤的想法。
幸福是需要等待,需要你去創造的。”
好的感情,都是經曆出來的。
在生病中,感受彼此的關懷;
在家務中,看到彼此的尊重;
在談錢中,一同規劃着人生。
願你我,都能把婚姻,過成喜歡的樣子。
—— End ——
作者:李耳耳,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