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要做到以德為先。作為藝術工作者,要以道德為根基,探求永無止境的藝術。”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一級導演王舸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不久前,他獲得“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号。
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一級導演王舸和他創作的舞劇《旗幟》劇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王舸1975年出生于四川自貢,2000年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熱愛、探索、創新,支撐着他一路走來,從一個出色舞者成為一名優秀舞蹈編導。
“我的每一次創作,都源于現實生活的感知。”王舸介紹,當年在武漢體驗生活,其下榻酒店附近一對賣早餐的下崗夫婦引起他的關注,從他們日複一日的忙碌、迎送、拾掇中,他捕捉到一種特别的樂觀精神與生活美感,充溢武漢人生活原味的舞蹈作品《過早》由此誕生;10多年前,面對日漸老去的父親,傷懷之時,他思考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社會現象,編創了舞蹈作品《父親》,寄托對父母的思念,喚起社會對空巢老人的關愛……
王舸編創的舞蹈作品《過早》和《父親》,以反映現實生活、關注社會現象引發觀衆共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舞蹈要關注生活,要用真善美與觀衆共情。”王舸解讀其“用生活來編舞”所産生的社會反響,堅信生活、情懷對于藝術創作的重要性。
這些年,無論創作、演出多麼緊張,王舸堅持參加中國文聯、中國舞協組織的采風創作活動,每一次采風都有新發現,都有新作品問世。
“作品始終是藝術家的立身之本。”王舸志在“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着力于藝術的探索與創新;在重大題材創作中,敢于沖破簡單構建戲劇沖突的模式,注重人性的深層探索與創新表達,追求對曆史、人物的“高級講述”。
表現幾代人不畏艱險修建青藏鐵路壯舉的舞劇《天路》。新華社記者蔺以光攝
“在創作舞劇《大禹》時,我把大禹從神壇上‘請’下來,還原他有血有肉的父親形象;舞劇《天路》中的鐵道兵盧天,在修建青藏鐵路時,他和年輕的戰友一樣,有着青春的躁動、去留的抉擇、親情的考驗,如此純真、鮮活的生命,犧牲高原,令人震撼;舞劇《旗幟》以1927年廣州起義為背景,我們着重表現起義間隙,烈士們對家庭、親情、戰友情的感念和思考,當這些有血有肉的年輕人以生命履行信仰、慷慨赴死時,體現出特别的崇高感和精神力量……”
王舸創作的舞劇《旗幟》《五星出東方》劇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國媽媽》《父親》《烈火中永生》《紅高粱》《大禹》《天路》《歌唱祖國》《旗幟》《五星出東方》……王舸為觀衆呈現了一系列題材豐富、創意獨特、風格鮮明、思想深刻的舞蹈作品,多次榮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荷花獎”等獎項。
“這些跨越古今、表現英雄人物或尋常百姓的作品,都傳遞着時代的精神。”王舸說。
在他的藝術生涯中,為慶祝建黨百年創作舞劇《歌唱祖國》的經曆尤為難忘,舞劇以作曲家王莘創作《歌唱祖國》的心路曆程為題材,表現其深摯感人的家國情懷。
王舸為建黨百年創作的舞劇《歌唱祖國》劇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王莘先生說過,他一生隻寫了兩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譜寫的《歌唱祖國》,一首是用心靈譜寫的《歌唱祖國》。從這位人民藝術家身上,我真正看到了什麼是初心,激勵着我的藝術創作。”
生活中的王舸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他覺得,能夠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幸運且幸福;能夠在舞劇藝術創作上展示才華、實現夢想,首先要感恩這個時代。
“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讓越來越多觀衆走進劇場,中國舞劇擁有很好的市場;這些年,中國國家藝術基金在扶持藝術創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舞劇創作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中國舞蹈人擁有了廣闊的創作空間。”
王舸在舞劇《旗幟》排練現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王舸表示,自己正處于最好的創作年齡,如何培養更多年輕後繼人才,如何運用舞蹈語彙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是自己最大的思考,也是自己的努力方向。
“我為什麼而舞?為誰而舞?用舞蹈表現什麼?向世界傳達什麼?我經常這樣問自己。”他說。
記者:廖翊
編輯:李争豔、栾若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