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沈沐
圖丨網絡
清代是繼中國唐宋之後又一個茶葉發展的頂峰。唐宋專注于餅茶的制茶技藝,而清朝則是“百花齊放”,各類茶及不同的制茶技藝争奇鬥豔,美美與共。比如深受茶友喜歡的“西湖龍井”、“碧螺春”、“太平猴魁”等茶,都是在清代被正式定名。
普洱茶和普洱茶膏也是在清代确定自己的名稱,可以說普洱茶膏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
始于唐宋
茶膏并非始現于現代,早在唐宋時期便有了茶膏的身影,而普洱茶膏曆經明朝的沒落,清朝的繁榮,建國初期的擱置,到如今的東山再起,凝聚了一代代茶人的心血與智慧。
茶聖陸羽是第一位将茶葉中的“膏化物質”記錄在書籍(著作《茶經》)的人,也許也算是茶膏的發現者。
唐朝制茶工藝以蒸青餅茶為主,陸羽将其概括為14個字--“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其中的“蒸之、搗之、拍之”工序是讓茶膏出現的重要步驟,經過這3道工序,茶葉中的茶汁與纖維物質分離開,在空氣的氧化作用下,茶汁凝固成茶膏,出現膏化現象。
同時,陸羽認為“含膏者皺”(出現茶膏代表茶的品質好),這是唐代鑒定好茶的标準之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說陸羽認為茶膏是好東西,與後來定義的茶膏有不同之處,即茶汁未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完全脫離開,而是附着在茶餅的表面。
到了宋朝,宋人成功地将茶汁與茶葉分離,經過加工,茶汁變成濃稠狀物質,即獨立存在的茶膏,在宋代茶葉專著《北苑别錄》裡,詳細介紹了茶膏的制作過程。
宋代是我國茶葉發展史的一個巅峰,“茶興于唐,而盛于宋”,宋朝年間全國範圍内出産茶葉200多個品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是皇家的貢茶,先後有180多位詩人、詞人用文章贊頌宋代貢茶,詩詞達400篇。
宋人鬥茶
不過宋人在茶葉上(貢茶為主)的極高造詣,卻在明朝時中道崩阻,茶膏的發展之路也在此時停下腳步。
唐宋流傳下來的制茶工藝繁瑣,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外加貢茶制度的存在加劇了各級官吏盤剝茶農的矛盾,不利于社會穩定。鑒于此,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下令停造“龍團鳳餅”(一種精美奢華的團茶,多為貢茶),全部改為“散形茶”。
清朝興盛清朝是茶膏的複興與蓬勃發展時期,普洱茶膏也是在清代被正式命名。
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雲南設立了普洱府,雲南總督鄂爾泰将普洱團茶、女兒茶、茶膏進貢給雍正皇帝。這時的茶膏是普洱茶膏的前身(雲南土法制作的普洱茶膏),也擁有高貴的貢茶身份。
與宋朝采用“小榨去水、大榨出膏”來制作茶膏的方法不同,雲南土司參考中醫熬制“藥膏”的工藝來制作普洱茶膏。相比于宋朝複雜的工藝,雲南土法工藝更簡單易學,便于傳播。
到了乾隆時期,普洱茶膏由民間制作轉為宮廷禦制,并且制作工藝有了很大的進步。
禦茶房茶工以雲南上貢的普洱茶為原料,采用類似現代低溫萃取、低溫幹燥的工藝來“壓榨制膏”,今天我們将其稱為“宮廷普洱茶膏”。
藥學家趙學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中,正式把“普洱茶膏”記錄在冊,這也是普洱茶膏首次被官方命名和文獻登記。
普洱茶膏用料甚嚴,加上工藝繁複,産量極少,僅作為貢茶供皇親貴族品飲,未曾在民間流通。
1912年,清朝滅亡,普洱茶膏的制作戛然而止。
上個世紀50年代,普洱茶膏曾短暫回歸過,不過因為制作工藝的不成熟導緻茶膏品質不佳,不被當時的援藏幹部接受,普洱茶膏再一次消失于曆史舞台。
21世紀初,周海嬰(魯迅之子)拍賣父親珍藏的3克宮廷普洱茶膏(最終以1.2萬元成交),引起了廣泛社會關注。
如今北京故宮博物院仍舊收藏着數量稀缺的貢品普洱茶——團茶和茶膏。目前貢品團茶(金瓜貢茶)隻有2沱,普洱茶膏存世僅幾匣,皆可稱之為國寶。
當下現況2005年,中國第一個專門研發與生産普洱茶膏的企業——蒙頓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在昆明落戶,結束了普洱茶膏有産品名稱而沒有生産企業的曆史。随後該公司又在2006年1月6日向雲南省博物館捐贈了普洱茶膏最頂級産品(非賣品)——普洱茶母,成為雲南省博物館2006年第一号收藏品。至此,正式開啟了現代普洱茶膏時代。
普洱茶膏能獲得皇親貴族喜愛的原因之一是有良好的功效,以突出的養胃功能為特點。
首先是養胃,不同于部分茶葉不可空腹飲用,空腹飲用普洱茶膏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
養胃的原因有3點,一是普洱茶膏所含的果膠物質豐富,能黏結、去除人體内的如重金屬、放射性元素等細菌毒素和多種有害物質,并且能夠保護胃粘膜、促進消化。二是普洱茶膏發酵後産生大量小分子衍生物質,刺激性小,有助于人體腸胃的吸收。三是普洱茶膏所含的咖啡堿能中和人體中的胃酸,同樣能促進消化。
除了養胃,普洱茶膏還有解油膩、解酒護肝的功能,養生功能不容小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