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2年最新一線二線城市

2022年最新一線二線城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8 08:50:45

作者:公子小白

01

雖然所謂的一線二線和三四線都沒有官方定義,也沒有官方标準,都是民間約定俗成的說法。

但是第一财經弄出的新一線城市排名,仍被房企和坊間争相引用,如今已經成為了衡量城市競争力的重要榜單。

2013年發布第一份榜單,迄今已經發布了7份,根據2019年發布的最新的榜單排名可知,最新15個新一線城市分别是:

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島、沈陽、甯波和昆明。

2022年最新一線二線城市(新一線15城比拼這次)1


第一财經的排名依據并非根據經濟實力,如果按照實力,東莞既然能上榜,那佛山、無錫這些實力派地級市必然也可以上榜。

當然,經濟實力肯定是參考指标之一,除了經濟指标外,還有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四大指标。

根據這五大指标,該機構每年對全國四個一線城市之下的所有城市進行排名,每次都有不一樣的臉孔出現。

2013年,濟南、福州、無錫、廈門、大連都在榜單中,後來慢慢的,東莞、鄭州、昆明、甯波、蘇州取代了前面五城。

經過七年,這份榜單已經被多數人認可,成為房企和投資客參考的重要榜單。

從五大參考指标可以看到,這份榜單有一個緻命缺點。

雖然GDP不是唯一指标,但五大指标中,經濟和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人活躍度,都和經濟實力有關,在此次特殊時期到來後,很多人明白,一個城市的醫療綜合實力,也是考量城市競争力的關鍵指标,而這個指标這份榜單恰恰沒有考慮。

因此,本号建議在之後的榜單中,需要納入醫療實力,且權重要大。

02

庚子年爆發了特殊時刻,城市競争力被重塑,經濟不再是衡量城市人口競争力的一言堂,盡管經濟實力仍非常重要。

特殊時刻爆發後,我相信,城市的綜合醫療能力和治理能力,會成為很多人選擇一座城市的重要考量因素。

那麼關鍵問題來了,如果考慮醫療實力,上榜的15個城市孰強孰弱?下面不妨來看看。

在看之前,我們先要明白,什麼是彰顯一個城市醫療實力的指标,它包括三甲醫院數量、百強醫院占比、醫療财政支出,人均床位數、人均醫師數等。

先看三甲醫院。所謂三甲醫院,也即三級甲等醫院,是醫院評判的最高級别,換言之,能夠評為三甲的醫院,基本都是醫療實力特别強的醫院。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醫療機構99.7萬個,但三甲醫院僅為1442個,這個數量平均到全國三百多個地級市,可以說是相當薄弱了。而我們也知道,三甲醫院基本集中在中心城市,中國一般的地級市,醫療實力可見一斑。

至于15個新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分布情況,先看下圖。

2022年最新一線二線城市(新一線15城比拼這次)2

數據:各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99健康網

作為老牌城市,天津曾經也是風頭無兩,當年與上海、青島組成了“上青天”一線城市陣容,後來又與北京、上海一起組成了“北上天”,直到後來風頭被廣州、深圳超過,才退出了一線城市陣容。

但在曆史積澱下,天津的教育和醫療在全國都首屈一指,從上圖也可以清晰看到,天津三甲醫院數量一枝獨秀。

當年的奉天,現在的沈陽,也是一樣。南京的三甲醫院數量位列新一線城市第三位。至于武漢,則和成都、西安并列第四,三甲醫院數量排名在全國也是比較靠前。

蘇州和東莞兩個世界工廠,在制造業方面特别強,但在醫療實力方面,由于并非中心城市,在醫療比拼上毫無優勢。

當然,僅看三甲醫院數量還不夠,還要看百強醫院的占比。以此次特殊時刻爆發地的武漢來說,根據複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2018年度複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百強醫院,武漢有家,與西安、杭州、重慶并列位居全國第四。

2022年最新一線二線城市(新一線15城比拼這次)3

排在第一的是北京共有21個,上海達到18個位居第二,廣州以9家醫院位居第三,這三大一線城市共有48家,接近半壁江山,足可見北上廣鐵三角的位置有多牢靠。

從百強醫院排名可以看到,北上廣位列第一梯隊,而如果隻考慮新一線城市,西安、武漢、杭州、重慶則位列新一線城市第一梯隊,而後是南京、成都。

百強醫院數量,最牛地級市蘇州僅一家,東莞沒有。

再看醫療财政支出情況。由于15個新一線城市的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數據中,有4個城市隻公布了市本級各項預算支出,因此隻統計了11個城市的醫療财政支出情況。

2022年最新一線二線城市(新一線15城比拼這次)4

總量來看,地大物博人多的重慶,毫無意外位居第一位,而從财政占比和人均支出情況來看,重慶依然位居前列,足可見在發力打造醫療方面,重慶毫不含糊。

第二位的,是同為直轄市的天津。天津的支出占比不算高,但人均支出位居第一。

醫療支出排在重慶天津之後的,是成都。但從人均支出來看,排在第三的是武漢。人均醫療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依次還有甯波、南京、青島、蘇州。

最後來看人均床位數和人均醫師數。由于重慶面積如同一個省,人口三千多萬,所以如果比總量,重慶優勢太過明顯,人均數量更能真實反映城市的醫療實力。

2022年最新一線二線城市(新一線15城比拼這次)5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每萬人床位數方面,鄭州和昆明都在90以上,位列第一梯隊。成都、武漢、沈陽、杭州位列第二梯隊。

天津雖然三甲醫院規模大,醫療支出也不少,但人均床位數比較緊缺。若與東莞比,還是有優勢,東莞是十五個新一線城市中,人均床位數最緊缺的一個,沒有之一。

每萬人醫師數方面,最緊缺的不是東莞,而是重慶,最好的是杭州、鄭州、昆明。成都、青島、武漢、沈陽、南京、甯波、長沙、西安,每萬人醫師數方面,處在同一個級别。

03

經過一番比拼,結合三甲醫院數量、百強醫院占比、醫療财政支出,人均床位數、人均醫師數等數據綜合來看,15個新一線城市醫療實力,武漢雖然不是最強,但絕不差,處在比較靠前的位置。

綜合來看,天津、西安應該處在第一梯隊,成都、武漢、沈陽、南京、杭州、重慶處在第二梯隊,長沙、鄭州、甯波、青島位列第三梯隊,昆明、蘇州、東莞位于第四梯隊。

以此來看,如果2020年各大榜單在排名時,将醫療實力納入,或者加大醫療實力的權重比例,相信中國城市的競争力排名會被刷新。

至少在一線城市榜單中,蘇州和東莞的排名會下滑,甚至滑出,而其他一些醫療實力不錯的省會城市,如長春、哈爾濱、南昌、福州等城市,可能會晉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