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古城土著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把裝備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開發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江漢油田的機械制造行業擁有6個專業工廠。其中江漢石油機械廠和鑽頭廠分别在潛江市周矶和廣華,第三機械廠在天門市龍尾山,第四機械廠在江陵縣,儀表廠在荊門市沙洋鎮,鋼管廠在沙市市東區,除第三機械廠位置比較偏外,其餘均靠近油田、城鎮、江河,地理環境優越,交通運輸方便,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機械行業的發展曆史較長,工裝設備齊全。檢測手段完善。擁有大型鑄造裝置和熱模鍛壓機組:有制造油田特種工程車,鑽井采油設備、各種配件、儀器儀表的生産作業線;有目前國内量大。引進美國休斯工具技術的三牙輪和金剛石鑽頭生産作業線;有工藝技術較新,能生産大口徑、高強度螺旋焊接鋼管的大型制管機組;擁有較強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手段,能開展各種石油礦場機械的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各廠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進行一系列改造以後,具有較強的競争能力,能夠根據全國各油田生産建設需要,适時生産、提供各種石油機械産品。
1961年11月,江漢石油勘探處組建修配車間,修理鑽采設備,1966年8 月,為适應江漢油田詳探需要,動工建設機修廠(江漢石油機械廠的前身)。1969 年5月,該廠竣工投産,油田機修能力明顯增強。
1970年初,為保證江漢石油會戰需要,新疆石油管理局獨山子礦務局機械廠(第三機械廠的前身,創建于1950年)、石油工業部敦煌運輸公司修配廠(第四機械廠的前身,創建于1941年)、大慶油田自動化研究所儀表廠(儀表廠的前身創建于1966年)和石油礦場機械研究設計所/機械研究所的前身。創建于1957年)成建制遷來江漢油田,至1970年底,機制行業的人員由原來的893人發展到6759人,設備由原來的188台(套)增加到743台(套),擁有相當規模的機制、機修能力。
1972年5月江漢石油會戰結束後,由于支據新區建設,調出部分人員、設備。
建設石油機械制造基地但随着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把江漢油田建設成為“石油機械制造基地”的規劃要求,各廠陸續擴律,人員不斷增加。1973年8月和1975年9月,牙輪鑽頭實驗工廠(鑽頭廠的前身)和制管廠(即沙市鍋等廠)先後動工建設。至1975年底,機械行業的職工人數發展到8588人,設備增加到1294台(套),形成較大規模的配套生産能力。
1986年後,機械行業不斷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對工廠進行改建,促進産品更新換代,提高産品競争能力。1986年6月,鑽頭廠引進美國休斯工具公司金剛石鑽頭生産線。1987年8月,引進美國鳳凰晶體公司聚晶金剛石複合片制造技術。1988年10月,又引進休斯工具公司牙輪鑽頭制造技術管理軟件。1988年8月,第四機械廠分别引進美國西方石油國際服務公司的壓裂機組制造技術、美國庫伯OPI公司的OPI泵制造技術和美國SPM公司的高壓流體元件制造技術。1989年7月,儀表廠引進美國康普樂公司的環空測井設備制造技術。1989年10月,第三機械廠引進美國德萊塞蘭公司的天然壓縮機制造技術。
與此同時,對江漢石油機械廠的部分生産線進行調整改造。對沙市鋼管廠的兩個制管車間進行多次改造,并建成鐵路專用線。
職工隊伍素質也有較大提高。1993年底,職工總數13206 人,其中技術幹部1237人,占職工總數的9.4%,比1985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
1967~1993年,機制行業6個工廠共完成基本建設投資8.43 億元,其中1993 年完成7435萬元。擁有技術設備2947台(套)。各類房屋114.86萬平方米。在用固定資産原值8.04億元,其中鑽頭廠3.57億元,占機制行業固定資産總值的44.4%
1993年底的年綜合生産能力為:鑽井、修井、采油設備2000台(套),油田特種車250 台(套),石油工具、配件5萬件,産品總量為3.98萬噸,比1985年的303萬噸增長31.3%;三牙輪鑽頭2萬隻,金剛石鑽頭1000隻;石油儀器儀表2000套,儀表配件15萬件;螺旋焊接鋼管12萬噸,玻璃鋼抽油杆50萬米,年大修能力為:柴油機300 台,抽油機50台,機床70台。
工業生産發展較快。1961~1969年,修配車間和機修廠始則專司修理,其後兼制配件,業務範圍不斷擴大。1970~1979 年,産品品種逐年增多,從修造結合過渡到以造為主,除了重點生産載重柴油車、空壓機、鑽采儀器、鑽采配件、“三機”(指汽車、内燃機、拖拉機)配件以外,還先後生産抽油機、冷油泵、高中壓閘閥、刮刀鑽頭、取芯鑽頭、牙輪鑽頭、進口汽車配件、螺旋焊接鋼管等産品,産量産值也成倍增長。1979年,總産量4975噸,比1970年的725噸增長5.9倍;總産值7983萬元,比1970年的696萬元增長10.5倍;開始扭虧為盈,當年實現利潤494萬元。
1980~1981年,根據國民經濟調整方針,全國石油機械制造行業産、銷關系,由過去“包産包銷”變為“以銷定産”江漢石油機械制造行業由此出現生産任務不滿,企業發生虧損的困難局面。各廠積極主動,不怕困難,走向市場,深入調查;狠抓産品結構的調整和産品質量的整頓,對一批性能老化、技術落後、質量不好、成本太高,缺乏競争能力的産品,堅決停産、減産;加強新産品的研制,先後将28項新産品投放市場,受到用戶歡迎;在質量管理上,開展QC小組活動,制訂産品創優升級規劃,先後付諸實施,取得初步成效。1982~1983年,認真貫徹3r責任制度,開展企業全面整頓,使工廠素質得到改善,工業生産持續發展。1984~1985年,開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企業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産品開發和産品創優取得新的成績,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獲得較大進局,主要生産指标連年刷新紀錄,1985年的總産量2.98萬噸,比1979年的4975噸增長5.0倍;總産值2.36億元,比1979年的7983萬元增長19倍;實現利潤1979萬元,比1979年的494萬元增長30倍。
1986~1993年,機械行業認真貫徹“以科技進步為先導”的企業管理方針,先後采取深化内部改革、加強工藝質量管理、增加産品開發資金、完善銷售服務機制等措施,逐步形成“四個轉變、四個配套、三個負責到底和區塊總承包”的經營管理模式“四個轉變”是:由重産輕銷轉變為以銷定産,由單純“經商”轉變為決策經營,由年度訂貨和合同指導生産轉變為跨年度産品開發和市場長遠開拓指導生産,由組建臨時的現場服務隊轉變為建立正規、固定的銷售服務機構。“四個配套”是:配套設計,配套生産,配套供應,配套服務。“三個負責到底”是:對産品質量的可靠性、穩定性、耐久性負責到底,對出廠設備的安裝、調試、測試、使用、操作、修理和現場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技術咨詢負責到底,對設備在使用期間的技術服務及其更新改造負責到底“區塊總承包”是根據自然屬性,将全國各油田劃為若幹區塊對各個區塊實行包銷售額,包技術服務,包配件供應,包銷售資金回收,包跨年度市場預測和訂貨數量。
機械行業根據上述經營管理模式,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橫向技術合作,不斷拓展科技攻關領域,先後研制和開發出一批具有8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産品,其中抽油機、固井設備、修井機、油田特種車、注水過濾器、空壓機、油井測試儀器儀表、J系列三牙輪鑽頭、金剛石鑽頭和螺旋焊接鋼管共10個系列的成套産品,銷往全國各油田,其中三牙輪鑽頭還部分返銷美國。
1970~1993年,機械行業共完成機械産品總量44.12萬噸,包括石油機械設備2.2萬台(套),石油工具、配件3.3萬噸;生産石油鑽頭18.64萬隻,石油儀器儀表3.29萬套,螺旋焊接鋼管47.90萬噸。其中1993年完成機械産品總量407萬噸,包括石油機械設備1607台(套),石油工具、配件1800噸生産石油鑽頭1.88萬隻,石油儀器儀表1359套,螺旋焊接鋼管4.93萬噸。比1985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企業素質明顯提高。1986年,6 個工廠均被評為部級文明工廠,1987~1989年,6個工廠先後被評為湖北省先進企業。1990年後,6個工廠又先後獲“國家級安全企業”“國家二級企業”稱号,其中鑽頭廠獲“國家一級企業”稱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