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萬聖節和清明節有什麼相似之處

萬聖節和清明節有什麼相似之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0:04:48

萬聖節和清明節有什麼相似之處?馬上就是11月1号萬聖節了,而萬聖節的前一天晚上,便是大名鼎鼎的“萬聖夜”:按照“西方”傳統,這天小孩子們要化裝成各種鬼怪,挨家挨戶敲門要糖果——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西方”到底是哪個西方?實際上,萬聖節雖然可以在西方曆史中找到古老源頭,但我們今天看到的各種慶祝方式,卻相當“年輕”,而且流行範圍也十分有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萬聖節和清明節有什麼相似之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萬聖節和清明節有什麼相似之處(從番仔清明到)1

萬聖節和清明節有什麼相似之處

馬上就是11月1号萬聖節了,而萬聖節的前一天晚上,便是大名鼎鼎的“萬聖夜”:按照“西方”傳統,這天小孩子們要化裝成各種鬼怪,挨家挨戶敲門要糖果——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西方”到底是哪個西方?實際上,萬聖節雖然可以在西方曆史中找到古老源頭,但我們今天看到的各種慶祝方式,卻相當“年輕”,而且流行範圍也十分有限。

最早接觸到萬聖節的華人,大概要屬菲律賓的福建移民。早在唐宋時期,福建人就開始大量遷入呂宋島,明朝甚至在當地冊封了華人總督。而呂宋後來又成為西班牙殖民東南亞的據點。菲律賓華人因此和西班牙人交流密切,很早就得知了萬聖節,并将其命名為“番仔清明”。

今天我們更喜歡稱萬聖節為“西方鬼節”,因為其慶祝方式十分接近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歡慶。相比之下,清明雖然也祭祀,但顯得清淨嚴肅很多。而菲律賓華人這麼翻譯,正是因為他們當年看到的萬聖節一點也不狂歡,而是肅穆的祭祀日——教會規定在這一天要紀念所有聖徒,表彰他們的聖德,并讓教徒視他們為效法的楷模。

很顯然,西方傳統的萬聖節,和我們今天看到的萬聖節是兩回事兒,而這就要追溯美國建國史和萬聖節的兩個源頭。

如前所述,萬聖節的源頭之一是基督教的紀念日,這裡的“萬聖”就是“所有聖徒”的意思,最晚西元7世紀已經出現。

而萬聖節的另一個源頭,是凱爾特人的豐收節。紅發綠眼的凱爾特人,生活在今天的愛爾蘭和蘇格蘭一帶,是歐洲曆史上有名的蠻族,以各種“有違禮法”的狂歡節而著稱。而10月的最後一天,就是凱爾特人的夏末豐收節。凱爾特人認為這一天是暑的終結,寒的開始,是一年的重要标志。寒暑交替陰陽輪回,惡鬼和亡靈也會在這天離開陰間,到人間拜訪親友,這天晚上也就格外危險。為了吓走惡鬼,凱爾特人會戴上面具在村中遊行——和東亞的驅傩幾乎如出一轍。

基督教傳入後,豐收節被視作異教節日,受到打壓。然而凱爾特人對信教談不上熱衷,因長期停留在部落制,英王也難以将基督教儀軌,正兒八經普及給熱愛造反的凱爾特人。基督教與原本的泛靈崇拜,也就長期在當地并存,這就誕生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傳說“傑克燈”:

傳說古愛爾蘭有個名叫傑克的莽漢,他不信基督教且熱愛惡作劇。在豐收節當日,他設計将魔鬼困在一棵樹上,逼迫魔鬼答應永遠不讓他墜入地獄。傑克死後果然沒入地獄,但因不信上帝也無法進天堂。魔鬼于是給了他一塊炭當燈芯,讓他用菜頭雕刻成燈籠。傑克就帶着這盞燈籠,永遠在人間遊蕩,尋找回家的路。從此以後每到豐收節,凱爾特人就用蕪菁、蘿蔔、甜菜頭之類的植物根莖,雕刻成人臉樣子的燈籠,來紀念傑克并為他指路。

直到18世紀,在10月底驅傩歡鬧并制作蘿蔔燈,仍然都是愛爾蘭、蘇格蘭地區獨有的節日。而在歐洲其他地方,萬聖節是肅穆的聖徒日,有些地區會給信徒發放糖果以作紀念,而收到糖果的人則必須為死去的聖徒祈禱。

然而到了19世紀,大量愛爾蘭、蘇格蘭移民湧入美洲,把豐收節也帶到了美國。彼時恰逢美國工業革命和快速城市化,各國移民帶來的節日開始融合,并不可避免地商業化,終于誕生了今天我們熟悉的“萬聖節”。

雖然還叫萬聖節,但主要慶祝方式卻不在教會規定的11月1号,而是在凱爾特傳統的10月底。驅傩則變成了面具化裝,紀念聖徒的糖果也成了小孩的節日收獲。至于原來的傑克燈,移民發現美洲原産的南瓜,比菜頭好雕刻多了——南瓜本來就是空心的,在皮上镂空花紋就好,菜頭還得臨時刨坑。

于是南瓜的橙色和暗夜的黑色,從此成為萬聖節的代表色,并随着美國的影響力開始向外傳播,在東亞終于徹底變成了化裝舞會和單純的狂歡節——所有人都很開心,除了基督教會:大部分基督教團體都認為,萬聖夜是一個歡慶死亡并榮耀魔鬼與邪靈的日子,信徒不應該參加。如果有小朋友前來索取糖果,可以給他們送贈聖經或十字架當禮物。

至于萬聖節在世界的傳播,其原本攜帶的西方文化(無論是基督教文化還是凱爾特文化)基本上已經一個不剩,隻是都市夜生活男女的化裝酒會而已。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南海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