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中小學校園,課後服務第二階段自主活動時刻裡,學子們一般都開展打籃球、跳啦啦操、玩機器人對壘遊戲等時下流行的活動項目;而在彭浦新村地區的陽曲路小學校,孩子們選擇活動的項目,多數卻是“旱地龍舟”、中華武術、唱滬劇說童謠等傳統民俗文化技藝。
“我們是一所以民俗啟蒙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學校,孩子們對民俗活動自然多一分偏愛了。”校長馬慧華告訴記者,該校自1999年起,就以民俗啟蒙教育為載體,開展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教育,讓孩子們通過了解、掌握祖國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傳統技藝等優秀民俗文化藝術,樹立民族自豪感和家國情懷。
由于孩子們
長期接受民俗文化藝術熏陶,
且非常喜歡參加民俗活動,
因此該校在課後服務
文體活動項目安排上,
也主打“民俗文化技藝”品牌,
從而讓孩子們在做做、玩玩、學學中
加深對祖國優秀傳統民俗技藝的熱愛,
為國家培養更多具有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小龍人”。
據陽曲路小學具體負責民俗文化藝術活動的教導主任李昀介紹,該校在民俗文化專家的指導下,對一些傳統民俗文化藝術中的“禮、書、藝、術、弈、嬉”六大技藝項目進行了精心提煉,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六藝”小苑活動項目,供學生在課後服務“自主時刻”時間段内開展活動。
據了解,
該校的“新六藝”活動項目豐富,
總計有40多個項目。
像“禮”有《弟子規》等傳統禮儀知識和禮節學習、實踐活動;“書”有傳統經典繪本誦讀活動;“嬉”有賽龍舟等傳統遊戲活動;“弈”有開展圍棋、中國象棋等傳統棋類對弈活動;“術”有傳統武術拳操練習健身活動;“藝”則有民族舞蹈、戲劇藝術學習、表演和展示等活動。
這些民俗文化技藝活動,
由教師、學生雙向選擇,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
習慣、愛好等因素,
自行選擇适合自己發展的活動項目。
為确保學生享受到高質量傳統民俗技藝服務,陽曲路小學在充分挖掘本校教師潛力的同時,聘請校外的專業人才擔任導師。如民族舞社團、滬劇社團等社團老師來自專業藝術團隊;合唱老師來自區教育局共享課程教師;硬筆書法、優雅手工紙藝等課程活動教師來自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10月28日課後服務時段
記者在該校采訪時看到,
孩子們對各類民俗活動都非常喜歡。
操場上,孩子們有的在學習中華武術,有的在開展劃“旱地龍舟”競賽活動,有的則圍成一圈玩“丢手絹”傳統民間遊戲;而教學樓内,有的在繪制金山農民畫,有的在學習手工衍紙技藝,有的在學習圍棋技藝,還有的在學習硬筆書法。
在“滬語童謠”活動現場,少兒們正跟着國家二級演員、上海滑稽劇團著名演員邵印冬,學習用上海話說唱本地小吃童謠:“上海小吃彩旗飄/本幫菜肴名聲好/四大金剛開頭炮……”看着孩子們認真學習的場景,邵印冬非常開心、滿意,他認為:“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符号,滬語童謠需要世代傳承下去,希望陽曲路小學的孩子們能做小傳人。”
來源:上海靜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