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狼王夢賞析評價

狼王夢賞析評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6:49:12

狼王夢賞析評價(春至燕歸)1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初春時節,葉凝新碧,空氣裡浮着絲絲寒意。

有活潑的黑影劃破天空,帶着獨屬于春天的生機飛進了堂屋。

我立在老屋階前,耳中傳來熟悉的翅膀撲棱聲響。

一擡頭,果然看到了一雙銜來新泥補舊巢的精靈。

舊巢已有些剝落了,它們需要加固修繕一番,再住進去誕育新生命。

狼王夢賞析評價(春至燕歸)2

自有記憶始,老家堂屋的牆壁上,一直都挂着燕子窩。

春天到來的标志之一,就是燕子又飛回來了。

年年南遷,年年歸,如同遊子,每年都要返回故鄉,因為——那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農村有許多關于燕子的俗話兒:

“燕子不進愁家門。”

“燕子來家做個窩,喜事多又多。”

對這黑白的精靈,大夥兒都持着歡迎的态度。

從小聽長輩們說,燕子來家築窩是福氣、吉兆,因為燕子隻會選家庭和睦、家宅興旺的人家落腳。

那時候,家裡養的狗弄亂了屋子、叼走了拖鞋、下雨天出去瘋回來踩髒了地闆,必得挨訓。

我們這群皮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可燕子年年飛進堂屋築巢安家、生小燕子,落了滿地的糞便,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卻頂多是在清掃時發幾句牢騷:“你們這些家夥,可真會拉,這麼大一片。”

他們商量一番,找出幾個紙箱子,拆開鋪平,放在燕子窩下面。

絕不會想着趕它們走,更不會拆掉燕子窩。

還告訴我們:“捅燕子窩是會瞎眼的,莫去捅。”

我們哪裡會去捅呢,燕子那麼可愛,叫聲也好聽。

一群人哼着歌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

其實沒有講什麼大道理,但我們就從小小的燕子身上,學會了善待自然生命。

狼王夢賞析評價(春至燕歸)3

我是年年伴着燕子一塊長大的。

孩童時期,本就十分喜愛研究小動物。在課本上學了《翠鳥》,便興緻勃勃地走了幾裡路去水邊蹲點,守上幾個小時,隻為了觀察翠鳥是如何美麗,又是如何迅疾地捕魚。

但燕子和翠鳥不同,它不但是衆所周知的益鳥,更是唯一主動親近人、與人們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鳥兒。

對于它,我們懷着一種特殊的情感,潛意識裡,它也是家中的一份子,應該被好好照顧。

有一年的春天,大燕子照舊孵出了一窩小燕子。

小家夥們甫出生不久,身上粉粉嫩嫩,毛發細軟稀疏,模樣十分喜人。

它們擠在一起,等着爸爸媽媽回來喂食。

然而這一年的巢似乎沒有築得很牢固,不知怎麼就掉了下來。

小燕子受了驚,“啾啾”叫個不停。

大燕子回來後,急得不停地飛過來飛過去,卻沒什麼辦法。

我把爺爺和爸爸叫過來看:“燕子的窩掉下來了。”

爸爸找來了梯子和工具,在燕子原來築巢的地方釘了幾根長釘,擱上一塊瓦片。

然後爺爺将燕子窩捧起來,遞給爸爸,爸爸再把它輕輕安放到瓦片上。

問題解決了,大燕子查看了一下小燕子的情況,圍着我們飛了好幾圈,才繼續出去覓食。

我也繼續坐在小凳上,托腮看着那一窩小燕子。

看上一個下午也不嫌累,可比悶在房間寫作業有意思多了。

小燕子非常能吃,一天裡,燕子父母要來回往返無數次,把捉來的飛蟲喂給孩子。

父母沒回來之前,小家夥們安安靜靜,隻是轉着眼珠子東張西望。

大燕子一回來,小燕立刻就精神了,仰着腦袋“啾啾”叫,把嘴張得大大的,等着食物到嘴裡來。

但燕子父母不是誰叫得響亮就喂給誰的——

據我觀察,大燕子很聰明,會按順序一個個喂,确保每個孩子都能吃得飽。

狼王夢賞析評價(春至燕歸)4

燕巢越來越擁擠,小燕子漸漸長大,羽翼豐滿,可以學習飛行了。

大燕子把小家夥們帶到電線上排排站,哪隻不敢飛,它們就飛過去把它往下擠,往下踹......

不但要教孩子們飛行、捕食,還要教它們如何築巢。

銜來樹枝幹草泥巴,給小燕子做示範。

等雛燕學會所有技能,它們就要被趕去“自立門戶”了。

春夏時分,天空中時不時掠過黑色的剪影,那是一隻又一隻身形輕快的燕兒,在忙着捕捉飛蟲。

我不禁思索,我們善待燕子,對燕子有親切感,僅僅因為它是祥瑞的象征、又通人性親近人嗎?

顯然不止。

千百年來,燕子伴着人的起居生活,它們的小家,與我們何其相似。

人組建了新家,花費許多功夫讓這個家變得漂亮舒适;

燕子銜來春泥築巢,一點一點,把它壘得穩固牢靠。

新婚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兒育女、溫存體貼;

燕子夫妻出雙入對,喁喁私語,互相照顧,輪流孵蛋覓食。

有了孩子,人們精心照料,努力勞作,因為孩子成長需要的東西實在太多;

有了小燕,燕子來回奔波,努力覓食,因為雛燕的食量那麼大,一天要喂很多次才能保證它們正常生長發育。

孩子身體漸長,在父母的引導下蹒跚學步、咿呀學語,然後開始懂禮義廉恥、進退謙讓,學會面對人生坎坷;

雛燕羽翼漸豐,在父母的帶領下展開翅膀,學會飛翔、學會捕食、學會築巢、學會面對自然界的風雨。

人為了理想、為了功名、甚至為了避難,會背井離鄉、遠離故土,可漂泊不忘出身,落葉終須歸根;

燕子為了越冬、為了充足的食物和溫暖,在冬天來臨前會集體南遷,可年年春至即返,這裡才是它們築巢育雛的家園。

一年年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燕子陪着人們走過無數個春秋,人們熟知燕子的生活習性。

因為了解,因為相似,于是産生了強烈的共情。

而且,燕子有情有義有信,在人家裡築了巢,年年都會返回。

一窩窩小燕出生,一代代生育繁殖,能和你一家祖孫三世扯上交情。

狼王夢賞析評價(春至燕歸)5

農村老家,家庭教育的傳統是燕子是益鳥,要愛護燕子。

在農村長大的小孩,腦子裡往往有個根深蒂固的念頭:燕子是不能傷害的。

男孩們調皮,會拿着彈弓打麻雀,卻沒人拿竹竿捅燕子窩。

這樣的潛意識哪裡來的呢?

父母告訴孩子,孩子長大了,又告訴自己的孩子。

一代代相傳,傳成了文化,傳成了習慣。

“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

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

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

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

柳軟桃花淺的時節,人在忙碌,燕子也在忙碌。

我們就像燕子一樣,來來去去,最終也要回到自己的家。

文字 | 夢竹

圖片 | 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狼王夢賞析評價(春至燕歸)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