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篇有孔子的一段人生為學進德的自述:“吾十有五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關于“四十而不惑”,不同的人也許理解是不一樣的。表面的意思似乎是說,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困惑和迷惑了,什麼都看明白和想明白了。也有人說,“四十不惑”的意思應該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曆了很多,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力,主要是價值判斷,也就是知道如何對是非、善惡、好壞、美醜等進行正确的判斷和選擇。
我的另外一層理解是,人到了四十歲,也就是所謂中年,的确人生各個方面包括家庭和事業都到了相對穩定期,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該經曆的事也差不多都經曆了,人生開始選擇一種與自己妥協的狀态,也明白了人生終究也是想不明白的道理。可能此時,人生開始得到一種内心的平靜,而不再為未來感覺到困惑的狀态。這種狀态感覺少了很多沖勁,但也多了一些沉穩。不知道你是否有另外的感受,歡迎你的留言評論。
人生如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