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意思

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8 15:56:12

近日聽聞家鄉老家鄰裡為幾尺土地糾紛連連,鬧的雙方幾十年情誼蕩然無存。故将這個故事重新學習一下,望鄰裡 之間能化幹戈為玉帛,重歸往日情意,實現發此文之目的。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争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赢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并附詩一首:

千裡修書隻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裡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意思(千裡修書隻為牆)1

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幹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這段佳話也成桐城人以禮待人的一個寫照。

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意思(千裡修書隻為牆)2

六尺巷:是中國安徽省桐城市的一處曆史名勝。六尺巷,東起西後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為宰相府,巷北為吳氏宅,全長100米、寬2米,均由鵝卵石鋪就。清朝康熙大學士張英(其後清朝名臣張廷玉的父親)的家人因重修府邸時,因院牆與鄰居吳氏發生争執,所以寫信給當時在京作官的張英,要求他讓當地官府幫其家人撐腰。張英收到信之後,随即回詩一首:千裡送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英家人收到信之後當即決定把院牆向後退讓三尺,其鄰居知道後也向後退讓三尺。兩家之間便空出六尺,六尺巷因而得名。後來康熙帝知道了這件事,敇立牌坊以彰謙讓之德。現存在當地的牌坊,其實是1999年于故園重修時依舊制重建。

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意思(千裡修書隻為牆)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