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水做的,人體50%至70%都是由水組成的,缺水會導緻一系列健康問題,幾天不喝水,就會危及生命。除了水分,水中的電解質同樣重要,雖然電解質的含量不高,但同樣是維持人體正常機能不可或缺的。例如,人體正常的血鈉濃度為135-145mmol/L,缺鈉會導緻疲乏、四肢無力、表情淡漠、視物模糊、肌肉痙攣等不适,如果血鈉濃度小于125mmol/L,就會導緻明顯的神經系統症狀,例如惡心嘔吐、頭痛、嗜睡、昏迷,甚至是死亡。
血中鉀離子濃度正常範圍是3.5-5.5mmol/L,鉀離子是維持心血管系統和神經肌肉興奮性的重要離子,隻有血鉀在正常的範圍内,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行。鉀缺乏會出現肌無力、厭食、惡心、腹脹等不适,還可以出現心髒功能異常,主要為傳導阻滞和節律異常。當血鉀<2.8mmol/L時,非常危險,可出現吞咽困難、嗆咳等症狀,最嚴重時可因呼吸肌完全麻痹而緻呼吸驟停。
運動和體力活動以後,會出汗,丢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腹瀉、發燒等疾病的時候,也會丢失水分和電解質,都需要及時補水和電解質。但是,你真的補對了嗎?光喝水不是最佳的選擇,單純補水會進一步稀釋血中各種電解質的濃度,加重低鉀或者低鈉血症。所以,劇烈運動、嚴重腹瀉或者感冒發燒大量出汗以後,我們除了要補水,還需要補充電解質,例如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