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寒來暑往又是一度春秋

寒來暑往又是一度春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1:47:37

寒來暑往又是一度春秋?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23日處暑:袅袅涼風起,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寒來暑往又是一度春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寒來暑往又是一度春秋(23日處暑袅袅涼風起)1

寒來暑往又是一度春秋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23日處暑:袅袅涼風起

新華社記者高敬

8月23日,農曆七月初二。處暑節氣開始了。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就是從處暑開始,炎熱的夏天就要過去。

離離暑雲散,袅袅涼風起。

此時,在我國北方地區,難熬的伏天終于結束,空氣明顯幹燥不少,連陽光也跟着變得明晃晃的,提醒着人們:哦,秋天就要來了。

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這條線以東和以南的廣大地區以及新疆塔裡木盆地,卻是“立秋處暑正當暑”。

要知道,在氣象學上,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22攝氏度以下才算進入秋季。因此,南方地區還是嚴格意義上的夏天,不少地方仍然天氣悶熱,最高氣溫有時還能達到33攝氏度以上,“秋老虎”的威力大得很呢!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詩人李商隐筆下的華西秋雨。

華西秋雨,是我國華西地區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象,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貴州的西部和北部最為常見。這種雨以綿綿細雨為主,雨量不大,卻意境悠遠。

北方秋高氣爽、南方依然悶熱、西南陰雨連綿……處暑時節,在我國幅員遼闊的國土上,呈現出如此迥異的氣候特點。

不過,今年南北方都有不少地方是在雨中迎來處暑的。

今年第13号台風“天鴿”将給我國南方部分地方帶來大風大雨。中央氣象台23日早晨将台風預警升級為紅色。

廣西、廣東、海南、福建、台灣等地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即日降水量超過250毫米。

每年的七八月份,台風經常“騷擾”我國的東南沿海一帶。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說,一般來說,秋季的台風比夏季要相對強烈,更容易出現超強台風。

因此防台風是東南沿海地區夏秋季節最重要的一項工作。船舶要回港避風,還要停止室内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與南方的大風大雨相比,北方的雨卻又是完全不同的。

22日下午到夜裡,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地方,迎來了近期最大的一場雨水。一場秋雨一場涼。這場雨後,北京的氣溫再想蹿升,怕是沒那麼容易。

總體上看,這個季節的溫度還是比較高,對作物生長來說是個關鍵期。農事也是要加把勁兒的時候。

玉米開始結籽粒、棉花正在吐絮、蘋果和梨等水果也正處于重要的果實膨大期。“千澆萬澆,不如處暑一澆”,此時是決定秋季莊稼收成的關鍵期,一定要保證作物的水分。而黃淮地區、長江中下遊的早稻、中稻則需要抓緊好天氣收進谷倉,保護好這一季的收成。

因為空氣更加幹燥,北方不少人家會把受潮了一個夏天的被褥、衣服都拿出來晾曬。隻要一個中午,充足的陽光、幹燥的空氣,就能把被褥裡面的水分全帶走,留下好聞的陽光的味道。

望一池荷花殘,盼一樹桂花香。從今往後,秋意漸濃,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就拿北京來說,天空瓦藍、陽光透亮、溫度宜人,再加上這個季節的瓜果新鮮,花樣又多,可以說秋天是這裡最可愛的季節了。

然而,相對夏天和冬天來說,美好的秋季太短了。中國古人傷春悲秋的詩詞多如繁星,想來是這兩個季節都既美好又短暫的緣故吧。

縱有千般好,每年到這時節,卻數學生們不太開心——要戀戀不舍地跟美好的暑假說再見,迎接新的學年了。

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願你在這個金秋能有滿滿的收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