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很多的書,曆史、心理、人物傳記等。最喜歡的還是曆史,包括看記錄片,花了大把的時間卻越看越來勁,甚至翻上了《資治通鑒》。
很奇怪,到四十幾歲的時候,對人生、對世界探索的熱情才剛剛打開,并一發不可收拾。
聊聊最近看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當看完第一部分“輕與重”,我就确信這正是我想看的書。
當特蕾莎無意撞進托馬斯的生活,而托馬斯确莫名其妙地甘願為她放棄以前的生活方式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情感故事。
托馬斯将特蕾莎與衆多情人視為不同,甘願為她改變自己也不是瞬間發生的,他也經過了複雜的思想鬥争。對于他來說,與特蕾莎相守,是重,是生命之重;與衆多情人鬼混是輕,生命之輕,他要怎麼選擇,其實他也很猶豫,兩個選擇常常進行着讓人心煩的博弈。
隻看到這,我已經多次放下書,閉目思考。
人與人之間要建立長期穩固的關系,最重要的是要做情感建設,要有長期情感投入的準備。
很明顯,托馬斯對于這突然出現的特蕾莎準備不足,也對放棄自己已經習慣了的生活方式準備不足。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關系有三種:夫妻,對上父子(或母子),對下的父子(或母子)。
這次就分析夫妻的關系。
我們社會現階段,接受了良好的情感教育和情感熏陶的人并不多,也極少有父母為子女做好了情感示範,結婚成家隻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并沒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足夠的情感準備,能和某人克服萬難共渡一生。
很多人過到最後發現隻剩責任沒有情感支撐,結局顯而易見,要不咬緊牙關自欺欺人繼續過下去,要不離婚家散收場。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社會上那麼多離婚和不結婚的。
這個世上最容易的可能是情感,付出不需金錢成本;最難最貴的也是情感,再多錢也買不到想要的情感。
書中的托馬斯是個聰明人,對于自己的情感,很清楚,想主宰。
很多年輕人說,既然結婚生子這麼麻煩,壓力那麼大,那我不結婚不生子,甚至戀愛都懶得談了……我就上個班,掙點錢,買點吃的活着就行。
與那些背負了幾身的責任,家庭、公司,甚至是社會責任的人相比,這日子真是太美好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背負幾身責任的人,負擔是真的重,但這重是能承受得起的,當他回想生命的意義,那份厚重是最好的回報;隻想一個人活着的人,負擔是輕了,但他不一定能承受這份生命之輕,隻要是當他回想生命的意義的時候,哪怕是稍微回想一下,他都承受不起。
生命之重,是可以承受的;而生命之輕,卻是不能承受的。
我相信聰明的托馬斯最終能看明白這一點。
人生要找一條看似艱難的路去走,那才是我們真正要走的路。
好久沒發頭條了,友友們怎麼看這個問題?
下次我們讨論與父母的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