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勞動争議訴調對接工作室裡,經工會指派的特約律師謝華強專業、細緻和耐心的說服講理工作後,遠在湖南老家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原因無法出席現場調解會的李女士,最終與佛山順德某企業達成工傷賠償調解協議,經過線上宣讀調解協議、核對調解筆錄、完成電子簽名等網絡調解環節後,企業現場付清了李女士全部調解款項。
2021年7月,省總工會與省高級法院聯合舉辦廣東省首屆勞動争議多元化解業務技能競賽 單位供圖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佛山首宗全流程線上進行的勞動争議調解案例。雖然調解已過去半年,但李女士至今仍贊譽不已:“有工會律師幫忙在線調解真好,省時省力,全程僅用20分鐘就高效完成了調解。”
讓李女士受益的正是廣東各級工會與法院建立的勞資争議訴調對接平台,通過“法院 工會”的調解合力,讓勞動者維權跑出“加速度”。
從成立千人律師團免費為職工維權,到律師入企源頭化解勞資糾紛,再到建立健全勞資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打造“法院 工會”廣東品牌,以及建立12351一站式職工維權服務平台,黨的十八大以來,省總工會把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作為廣東工會的重大政治任務,在着力維護職工隊伍穩定、助力企業和諧健康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實踐,形成了廣東工會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新模式。
打造千人律師團 為職工“護航”為基層“撐腰”
“沒想到工會和法援律師能為我們身在省外的農民工積極幫扶維權,更沒想到還能那麼快地拿到工資安心過年。我感到非常溫暖!”2021年12月,在貴州省安順市老家的阿炜在收到8000元欠薪後,向千裡之外的廣州市總工會寄來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以表示對工會的鄭重感謝。
受助職工代表(中)向省總工會送上感謝錦旗 單位供圖
2021年6月,阿炜夫妻倆入職廣州市海珠區某複合廠,幹了兩個多月,老闆一直沒有發放工資,隻以“借支”的名義支付了1.5萬元。阿炜多次向老闆索要被拖欠的1萬元工資均遭拒絕,無奈之下,阿炜隻好離職回到安順老家。
同年12月,阿炜通過安順市駐穗農民工服務站向廣州市總工會尋求幫助。接到請求後,廣州市總工會随即指派工會律師團律師陳蘭為阿炜免費提供法律援助。經過工會律師到廠協商調解,廠方最終同意支付8000元欠薪,幾個小時之後,阿炜的銀行卡賬戶上收到了一筆8000元的轉賬。
從發出求助信息到讨薪成功,僅僅8天時間,阿炜就讨回了應得的薪酬。這是廣州、安順兩地工會聯動協作的結果,也是廣東工會法律服務律師團依法為廣大職工維權的一個縮影。
職工向工會律師咨詢法律問題 單位供圖
十年來,廣東工會搭建起以工會法律服務律師團為主體的工會法律服務網絡,充分利用社會律師資源,不斷提升工會維權服務能力和水平。律師團接受各級總工會指派,積極參與調處重大勞資糾紛,引導企業規範守法經營、職工依法理性維權,協助勞資雙方開展平等協商,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促進了重大勞資糾紛快速化解,有力地維護了職工隊伍和社會穩定。
2014年11月,省總工會委派工會律師為縱橫天地電子商旅服務有限公司464名職工提供法律援助,通過仲裁、訴訟和執行為職工追讨未發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未休年假工資共計1000多萬元。
2015年1月,廣東省總工會創新工會律師團服務方式和載體,在全省聘請工會法律服務律師任企業工會法律顧問,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直接服務企業工會,定期或不定期進企業普法、開展法律援助,調處企業勞動争議,化解勞動糾紛,變事後援助為事前預防,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态。
此外,省總工會還在全國率先建立省市縣三級工會勞資糾紛應急處置分隊;形成勞動關系信息員、工會律師團、勞動争議調解員等近20萬人的覆蓋全省的工會維權維穩專業力量。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444名工會律師擔任2447家企業工會、社區(工業園區)工聯會法律顧問。近三年來,全省工會律師共解答職工法律咨詢27萬人次,代拟法律文書1200餘份,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5萬件,涉及職工8.2萬人,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近10億元,充分發揮了工會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中的作用。
建立一站式維權服務熱線 暢通職工訴求渠道
2021年5月,深圳某中日合資企業一線職工陳先生先後四次緻電12351廣東職工維權熱線,咨詢自己的工傷問題。在坐席律師耐心、專業的解答和指引下,陳先生終于維權成功,通過與公司進一步溝通,公司為其申請了工傷認定,并給予其治療休息期。
“職工要維權,就撥12351。”為進一步突出工會維權主業,充分發揮職工維權熱線暢通職工訴求渠道、便捷服務全省職工的功能,2017年年底起,省總工會對12351廣東職工維權熱線進行升級改造。2018年4月15日,煥然一新的12351廣東職工熱線平台正式運營。
12351廣東職工維權熱線客服專員在接聽職工來電 單位供圖
升級後的12351熱線平台通過台賬系統(記錄職工來電訴求)、知識庫系統(相關業務資料支撐)、工單系統(訴求轉派到各地市承辦)、大屏展示系統(大數據分析),從業務咨詢、服務流轉、數據展示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有效支撐全省職工維權熱線的智慧化标準化運營管理。“12351”也從原來單純的一條咨詢熱線,升級為工會一站式維權服務新平台,形成專業律師集中接聽解答、各級工會分級交辦、有落實有回音的一套工會服務職工的成熟機制和制度,進一步提升職工維權工作的信息化、專業化、法治化水平。
實踐中,12351熱線平台堅持把職工隊伍勞動矛盾糾紛預防預警挺在前頭,努力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化解。熱線平台的客服及律師堅持在接聽職工來電時,關注職工的情緒,對職工反映強烈的社會熱點,及時上報省總工會,加強預防預警,做到“勞資糾紛發現在早”。通過對職工的來電内容進行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勞動領域突出矛盾問題,提醒省總工會有關部門及時介入,做到“勞資糾紛處置在小”。
2022年6月8日早上,肇慶一名工人緻電12351廣東職工維權熱線,反映有4人工資被拖欠,或有非理性維權行為。12351廣東職工維權熱線當值律師疏導安撫其情緒,第一時間生成緊急工單派發至肇慶市總工會。肇慶市總工會派員立即趕到現場,先協調解決4人用餐困難問題,後促使老闆與涉事職工達成協議,事情得以順利解決。
12351廣東職工維權熱線升級運行四年多來,以其專業、及時、高效受到全省廣大職工熱捧,成為廣東工會職工維權服務的又一品牌。2021年,12351廣東職工熱線共接聽電話超14.7萬通,交辦處理2千餘件求決類工單,電話回訪滿意率99.67%。熱線開通以來共計為1.7萬餘名職工維護合法權益,涉及金額1.5億元,共為459名職工提供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疏導服務,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工會力量。
首創“法院 工會”機制 推進勞資糾紛多元化解
日前,東莞職工李某起訴前東家,請求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該案由法院勞動争議訴調對接工作室辦理,東莞市總工會指派專職律師開展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庭前調解協議,公司願意一次性向李某支付5萬元,李某的“憂薪事”解決了。這是“法院 工會”勞動争議訴調對接工作取得成果的又一個成功案例。
工會律師在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現場成功調解一起勞動争議案件 徐志毅/攝
通過“法院 工會”化解勞動争議,是廣東工會在這十年中的又一創新舉措,為進一步深化勞動争議多元化解機制邁出了堅實一步。
2017年,省總工會與省高級法院在全國率先建立勞動争議訴調對接機制,指定佛山作為全省首家勞動争議訴調對接試點地區,佛山市、區兩級法院、工會于當年4月27日挂牌成立勞動争議訴調對接工作室,由工會指派特約律師或法律工作者駐場,無償為當事人提供調解、咨詢服務,并聯合法官調處當事人反映強烈的勞動争議案件。
經過兩年的試點探索,2019年4月,省總工會和省高級法院決定在全省推行勞動争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同年年底,廣東省各市縣區共挂牌設立158個勞動争議訴調工作室,已完成省市縣三級全覆蓋,并全面開展訴調對接工作。
為了讓勞動者少跑腿,省總工會和省高級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勞動争議訴調對接工作融入黨委領導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發揮基層工會、企業工會功能、推動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深入開展巡回調解,為偏遠地區職工群衆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做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三年來,廣東省各地工會與法院密切合作,不斷探索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各地依托“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平台,實現全流程在線調解,有效化解勞資糾紛,促進勞動關系更和諧。“法院 工會”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國總工會的肯定推廣。
截至目前,全省已經設立“法院 工會”調解服務站501個,共有1300名調解員參與訴調對接工作。2019年4月至今,廣東省各級工會調解案件29.8萬宗,調解成功案件18.7萬宗,調解成功率62.68%,僅2022年上半年,全省工會成功化解勞動争議糾紛3萬多宗,共為4萬多名勞動者追讨工資近7.6億元。
在總結“法院 工會”訴調對接工作經驗基礎上,為進一步将勞資糾紛化解端口前移,最大化将矛盾化解在基層,由省總工會、省人社廳牽頭,聯合省工商聯、省企聯探索建立勞動争議三方聯合調解工作機制。2022年8月,三方四家單位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勞動争議三方聯合調解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工會、企業方以及人社部門在勞動争議預防化解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維護我省勞動關系整體和諧穩定。
引導職工依法維權 普法工作穩步推進
自2016年實施“七五”普法規劃以來,省總工會積極推進工會工作法制化建設,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加強職工法律素質工程和法律文化建設,提高工會幹部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維權能力,引導廣大職工依法理性維權,成效顯著。
健全組織機構,成立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負責全省工會系統普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落實普法各項工作任務。建立了普法工作考核評估制度,把普法工作列入每年工會重點工作考核内容。落實普法工作保障。做到機構、人員、經費、制度“四落實”,還邀請一批熱心職工維權事業的高校學者、社會律師等專業人士擔任工會普法講師團成員,吸收一批高校法學專業學生、社工、義工擔任工會普法志願者。
作為承擔省總工會“七五”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具體落實“七五”普法各項工作任務的省總工會維權工作部,創新開展了各類特色普法活動,穩步推進普法工作。
通過全省各級工會律師深入企業開展法律服務宣傳,自2016年以來,已面向基層累計開展法律法規講座1100餘場,服務職工約8.9萬人。連續兩年聯合省教育廳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築夢”服務農民工法治宣傳行動,累計服務農民工16.7萬人次。開展法律講座進企業活動,累計舉辦100場,覆蓋3家萬人企業,13家千人企業,參與培訓的職工及工會幹部人數達1.7萬人次,普法覆蓋15萬人次。開展“廣東省職工‘國家憲法日’法律知識有獎競賽”活動、“我與憲法”優秀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等,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開展普法宣傳,同時善于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實現職工普法全覆蓋,在工會網站上增加普法信息、網上咨詢等模塊,創新法律服務平台與廣大職工互動,解答職工問題,普及法律知識。
2019年12月,廣東省總工會維權工作部獲評“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
大事記
2015年1月省總工會創新工會律師團服務方式和載體,推行工會律師入企制度,在全省聘請工會法律服務律師任企業工會法律顧問。
2018年4月12351廣東職工熱線完成升線改造正式運營。
2019年4月廣東在全國率先試點“法院 工會”勞動争議訴調對接機制。
2019年12月省總工會維權工作部獲評“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
2021年7月與省高級法院聯合舉辦廣東省首屆勞動争議多元化解業務技能競賽,有效提升調解員調解勞動争議的工作水平。
2022年8月省總工會、省人社廳牽頭,聯合省工商聯、省企聯印發《關于開展勞動争議三方聯合調解工作的意見》。
(來源:南方工報 作者:全媒體記者許接英 通訊員李光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